评中国女足——玫瑰多刺才娇艳
《小王子》中有个故事:小王子希望他深爱的玫瑰温柔、多情、无刺,可当玫瑰真的为爱剥下一身尖刺,就不再是玫瑰了。
玫瑰就应该是玫瑰,玫瑰多刺才娇艳。
刚刚结束加拿大女足世界杯之旅的中国女足无疑是“有刺”的——精神层面的“刺”。
首场对阵东道主加拿大队,中国姑娘们毫不畏惧,如果不是终场前一个略带争议的点球,平局应该是对她们公平的褒奖。
次战对阵荷兰队,中国女足不急不躁,凭借最后时刻的“绝杀”,不但收获了3分,也报了首场最后时刻失球的“一箭之仇”。
小组赛末轮对阵新西兰队,在打平即出线的“中国足球式压力”下,姑娘们又在一度落后的情况下实现逆转,虽然最终未能实现连胜,但2比2的平局已经足以保证中国女足8年后再次从女足世界杯小组赛出线。
八分之一决赛迎来士气正旺的“非洲母狮”喀麦隆队,中国女足又是凭借整体心态的平稳1比0小胜,用最经济也最有效的方式,继1999年女足世界杯之后再次在淘汰赛阶段赢球。
如果没有女足世界杯扩军,如今的中国女足或许没有机会重返世界杯决赛圈;如果没有宽容的小组出线规则,如今的中国女足或许也不具备参加淘汰赛阶段比赛的实力;如果不是淘汰赛阶段遇上了着实缺少大赛经验的喀麦隆队,如今的中国女足或许也无法再尝胜利的美味。
但无数的“如果”、“或许”,都及不上亮相在全世界面前,中国女足,这朵“铿锵玫瑰”身上的“尖刺”。
成绩滑坡、环境恶劣,让过往骄傲、尖锐的中国女足成为了可悲的“弱势群体”——除了 “女足球员买不起卫生巾、化妆品”这样耸人听闻的新闻标题,女足甚至没有权利赢得任何一家体育媒体哪怕豆腐块般渺小的版面,哪怕女足姑娘们也在自己的领域、赛场挥汗如雨,观众席上也不会有多少欣赏的目光……
好在中国女足展现出了自己的强硬和态度。
相比于老女足,现在的中国女足无论在大赛经验、个人能力、球队技战术打法、比赛理解力、掌控力都还有很大的不足,但若论比赛的精神和态度,已经无限接近我们熟悉的那朵“铿锵玫瑰”了。
郝伟要让中国女足继续走技术化的道路。但其实,技术是建立在“尖刺”基础上的技术,是强硬的技术,是勇敢的技术,是令人敬佩的技术。
有的时候,技术可以磨练,可以打磨,但呈现在技术外的锋利和锐度,却是与生俱来、难以更改的。我们可以庆幸,全新的中国女足拥有这样的锋利和锐度,是一朵多刺而娇艳的玫瑰。
有理想相伴,带着周身不服输、不放弃的尖刺,无论是在球场上,还是球场外,已经将“铿锵玫瑰”绰号纹进灵魂里的女足姑娘们,一定会赢得更多的胜利、更热烈的掌声。
(林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