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温“席卷”全国——伏天考验耐受力
入伏首日,高温“席卷”全国多地。
代表“北京温度”的南郊观象台的最高气温最终定格在38.9℃,据气象部门介绍,北京当天有95个气象站的最高气温突破40℃,接近全市气象站总数的三分之一,其中北京中心城区大观园最高气温达42.8℃,夺得当日气温冠军;广州最高气温测到了39℃;重庆37℃……河北永年、邯郸、沙河、平乡、鸡泽等五地气温均超过或达到41℃,在入伏第一天,一度占据全国热度榜前五位。
高温炙烤会对人们的工作、生活产生一些影响,尽管天气随时随刻发生变化,但40天的伏天不可改变,高温在很大程度上考验着人的耐受力。
物质生活的丰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外界因素对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干扰”,在高温的“袭击”下,打开空调是许多人的首选。然而,伴随着室温的逐步下降,部分人的耐受力也为之降低,意志力也因此渐渐变得薄弱。在高温的环境下,人一旦离开空调,难道会“痛不欲生”?
高温是我们每年夏季都要面对的,如果仅仅靠空调解决这个“当务之急”,那么人岂不是活得太被动、太悲哀?在没有空调,且电扇也未普及的年代,我们靠着一把扇子同样能过夏天,该工作工作,该生活生活,并没有因为高温耽误什么。现在,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得到了相当大的改善,一部分人却不适应了,变得娇气了。究其原因,我们对自己的要求放宽了,耐受力也无从谈起。
最近一段时间,室外的气温的确很高,但那种热不应改变我们内心的清凉。俗话讲,心静自然凉。如果心境被外来因素轻而易举地改变,从而失去那份清凉,即便气温不高,也会烦躁不安;倘若守住内心的静寂,就算外面热火朝天,也不会受到丝毫影响。
一旦心定下来、静下来,高温也就算不得什么了,耐受力自然而然会得以舒展。相比那些身处空调环境中工作的人,交警、环卫工、快递员等必须直面高温的考验,而且还要正常完成日常工作。他们同样会感觉热,但他们的耐受力更为强大、意志力更为坚定。
参加体育运动可以增强人的耐受力,尤其在高温下,合理、科学地锻炼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除了身体素质持续获得改善,耐受力和意志力也随之更加坚强。正常情况下,耐受力很少显现,但在特殊时刻,它往往是成败的决定性因素。比如做事遇到困难时,咬紧牙关顶住就能成功,一旦松懈放弃就将失败。成功者通常耐受力好、意志力强,而这大多得益于平时的点滴积累。
伏天对人的考验毕竟是短暂的,但高温下,人的耐受力、意志力会受到大自然的检验,如果连这点儿热都忍受不住,那么在关系成败的时刻,又能有什么良好的表现?!
(李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