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鸣则已:陈登星“吻篮圈”的苦涩启示

    浙江小伙陈登星跳起“吻篮圈”的视频正在网络上走红。

    身高1.76米,据说纯弹跳达1.26米(比迈克尔·乔丹高),“吻”篮圈NBA也绝无仅有?摸高3.50米,100米10.8秒,跳远7.60米,身体素质超一流……但“爱因斯坦智商般弹跳”几乎没受过任何正规“挖掘”,从小学到大学只“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练过跳高、跳远,成“街头扣篮大咖”还是他毕业、工作以后。他的“弹跳经历”是个“天才被极大浪费”的故事,就像刘翔没去跨栏,姚明没去打篮球,爱因斯坦没去搞物理……

    1987年出生于金华,父亲身高不到1.7米、母亲1.62米,父亲小学拿过跳高冠军是他弹跳天赋的线索……初一首显体育天赋,是陪田径队的表哥练标枪,几次就扔出52米、竟比表哥还远。初二练跳高1.78米夺市中学生亚军,中考以特长生进兰溪一中练跳远,100米11.2秒、跳远6.42米,常田径训练时去玩篮球……2007年跳远7.19米进绍兴文理学院体育系,2009年参加武汉全国大运会,7.60米获第三……

    小学时是教数学的班主任兼教体育课。初中练跳高,因连背弓都没练好影响成绩,高中改跳远。田径重点高中,练田径时玩篮球没人管。高考体育特招成一大动力,考前“苦练”、跳出7.19米。大一有伤,大二才在上海体院跳高专业毕业的教练指导下、每天下午课后“系统”练一小时,跳远提高到7.63米。大三实习、找工作,大四已“心不在焉”。

    100米10.8秒只是训练中教练的手计时,站立式起跑、从未用过起跑器。还跑出过10.64秒,教练怀疑测错了。比学校百米冠军更快,前40米起跑差落后,后程全能追回来。大学深蹲150公斤,半蹲220公斤。摸高3.50米只是大约,篮筐上方框上沿3.40米,超半个手掌……

    都谁说过可惜?某台州中学体育老师,大学同学的中学教练,带出过多名省级跳跃运动员,“早点好好练,肯定过8米”;另一个是大学教练,“助跑和起跳结合不好,否则会有突破。但营养、训练时间、场地、比赛全跟不上,主业是文化课、没想过要出成绩”……

    直到2011年毕业进浙江省中行做精算师,工作、生活稳定了,才每天下班6—9点进健身房“系统训练”,半蹲提高到324公斤,“没教练、没保护,但没受过伤,全自己摸索着练,我感觉现在状态最好。”……

    边工作、边玩扣篮。但除了“街头扣篮圈”,几乎没人知道他,直到几天前队友把他“吻篮圈”视频放到网上。

    世人常说,“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但此话的的确确过时了。一个全信息、“关注力即生产力”的新时代,只要有千里马,谁都能成为“伯乐”?以陈登星为例,他一路上错过了100多个潜在“伯乐”?任何一个年级(体育)老师,一个随手拍的视频,或只会码字者如我,只要有人稍早注意到他,早加雕琢,他就完全可能成为又一个100米9.99秒的苏炳添,跳远8.34米的李金哲,跳高2.38米的张国伟,还是又一个中国男排主攻、中国男篮“博伊金斯”……

    但为何十几年他没碰上一个“伯乐”?如今“突然”有人知道他、还是靠他“毛遂自荐”的视频,是太多可成为“伯乐”者太粗心、冷漠,还是以“升学率为唯一政绩标准”、视学校体育为“不重要”的教育体制才是同时扼杀“千里马”和“伯乐”的“双重杀手”?

    北京某校园足球比赛的奇异现象同样令人警醒,幼儿、小学、初中组皆有模有样,但高中组却差到惨不忍睹——那么多“伯乐”,殚精竭虑培养出那么多小“千里马”,中考、高考俩“坎”却全流失了,最后只剩10%学习“没希望”的孩子继续踢球?

    教育制度不改革,中国体育永远只能“隔几十年出一个、半个刘翔、姚明、朱建华、容志行……”,陈登星也只能在银行点完票据、下班后自己去玩扣篮。

    这就是一个当惊世界殊的“吻篮圈”,给国人带来充满苦涩的启示。

周继明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