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胃药小米去采访——记青海湖环湖赛

    上一次去环湖赛,还是2006年的时候,9年前了,好遥远。
    2006年的环湖赛,还没有延伸到甘肃和宁夏,那时的我,也没有胃溃疡和白头发。
    不过,一说到去环湖赛采访,我还是毫不犹豫地做了决定,带着胃药,带着保温杯,带着焖烧杯,带着小米——自行车比赛经常很难吃到中午饭,希望利用焖烧杯焖一杯小米粥,来安慰我的胃。
    再次来到环湖赛,眼前的景象立刻和9年前的记忆有了交集,这里的大和美让人忘记了疲与累:无边的草原,静谧的湖水,笔直的公路,近处芬芳的格桑花,远处巍峨的雪山,还有甘肃的崆峒山、麦积山,宁夏的沙坡头、黄河水,看着英勇的车手骑行在水边,在山上,在前行,在冲刺,哪里还有什么高原反应,哪里还有什么奔波疲惫。
    虽然有过9年前的环湖赛经验,但毕竟时间久远,此次做了准备,但还是被大西北“教训”了一下。
    首先是气候。西北地区日照充足,尤其是青海,地处高原,日照更加强烈,防晒霜必不可少,但到了晚上,温度会降到10摄氏度左右,温差很大,尤其是离开西宁,到了高海拔地区之后,这样的感觉更加明显。最冷的一天出现在西海镇,同行的媒体朋友说去年这里晚上给了暖气,但不知为何今年没有。我的床恰好在窗户边,晚上温度降到零摄氏度左右,冷风顺着窗户缝吹进来,我只能把衣服围在窗户边上,堵住挤进来的风,但即使这样,还是感觉很冷。第二天早上醒来,打开手机,看见微信朋友圈里有人在发照片——西海镇外下雪了!虽然是镇外,但7月飞雪,还是让人惊讶。
    我们穿上了带着的最厚的衣服,有同行穿起了线裤,开始采访第二天的比赛。但到了中午12点时,却又是烈日当头,阳光无法直视……一天之内经历冬和夏。
    更有意思的是,等比赛到了甘肃、宁夏,每天烈日暴晒之时,我们已经忘记了身上的冲锋衣还能脱掉,有的记者每天还是穿着3件外套……
    还有就是饮食。西北地区民族众多,风俗习惯各异。比赛经过甘肃、宁夏时,正好赶上斋月,街上的饭馆几乎都是“斋月休息”,我们经常找不到吃饭的地方,到了晚上,随处可见的清真寺里传来诵经的声音。这个时候,路餐里发的大饼和黄瓜就成了好东西。
    比赛经过贵德时,暴雨导致泥石流,当地路政交警紧急抢险,把泥石流变成了一个小插曲;我们还惊叹于环湖赛在青甘宁的影响力之大,所到之处,男女老幼,无不是夹道欢迎;还感叹于青甘宁的变化,城市的发展,人们的笑脸……
    环湖赛已经成为一张向世界介绍青海湖,介绍青甘宁,介绍祖国西北的“金名片”,明年就是环湖赛15周岁的生日,我希望能再有机会前往。

(扈建华)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