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运会改革的建议

    近年来,在全运会的举办上产生了一些争议。以国家体育总局为代表的中国体育界为此作出相应努力,陆续出台了一些有关全运会改革的措施,但仍未尽如人意。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全运会不但不应取消,而且应该大力发展

    第一,全运会不仅是全国水平最高,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运动会,而且具有极强的政治象征意义。首届全运会于1959年9月13日至10月3日在北京举行,至今已举办了十二届。首届全运会毛泽东主席出席开幕式,奠定了全运会开幕式由最高领导人出席的惯例。全运会不仅是全国竞技体育的盛会,更是各民族团结的盛会、交流的盛会。通过全运会既能彰显“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宗旨、中华体育精神,又能弘扬爱国主义、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还是民族团结、交流、融合的重要时刻和最佳场所。因此,从政治意义上讲,全运会不但不应该取消,还要大力发展。
    第二,全运会是我国竞技体育的龙头和抓手。正是全运会近60年的坚持与发展,中国竞技体育才能实现全国一盘棋的发展格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各行业体协竞技体育的开展才有切实的着力点和支撑点,这是全运会对我国竞技体育事业发展的最大贡献。
    第三,通过全运会组织、管理和运行,为全国培养各类竞技体育专业人才,为竞技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厚的人力资源。中国体育代表团自1984年以来,能够在奥运会上屡创佳绩,与全运会的支撑密切相关,获得过奖牌乃至金牌的运动员、运动队,绝大多数成员都从全运会中脱颖而出。毫不夸张地讲,首届全运会后,中国几乎所有世界冠军、奥运金牌得主都经历过全运会的洗礼,全运会对中国竞技体育的发展与贡献有目共睹。
    第四,正是由于有全运会为代表的近60年中国竞技体育的发展,使得国家体育总局在管理和发展中国竞技体育事业上获得了无可替代的地位。
    第五,奥运会在上世纪80年代也曾遭遇当前全运会面临的困扰,国际奥委会通过不断改革,经过20多年的努力,逐步摆脱困境。因此,全运会现在遇到的困难是暂时,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全盘否定,而应从发展的角度,通过深化改革不断丰富、完善。

二、正视困难,迎难而上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正视面临的困难。全运会运行了近60年,举办了十二届,存在一些问题是不可避免的。归纳起来,问题主要集中在三方面:一是认为全运会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环境;二是全运会逐步变为个别地方体育官员的主要政绩,这些人为在全运会上争取好成绩甚至不择手段,从而造成全运会乱象丛生;三是唯金牌主义、竞赛不公平、竞赛组织欠规范、市场开发不透明。这些在某种程度上给全运会蒙上了一层阴影。面对问题,只有正视不足,迎难而上,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不断完善全运会组织管理和运行,使之更符合竞技体育规律,提高全运会公信度,才能提升全运会在竞技体育事业发展中的应有地位。

三、全运会改革的思路和措施

    (一)基本思路
    1、不要忘记设置全运会的初衷。其原意是为国家培养、选拔各运动项目优秀运动员,代表国家到世界大赛上赢得荣誉。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后,逐步演变成为奥运战略锻炼新人、选拔人才。
    2、全运会改革要处理好政治和业务的关系。业务的问题不能用政治的方式解决,而应用业务办法去解决业务的问题。业务是为政治服务的,而不是政治服务于业务,这个关系不能颠倒。全运会改革实际上主要是竞技体育业务领域的事,要从业务的角度去寻求解决办法,否则只能是缘木求鱼。
    3、竞技体育有自身的规律,必须遵循。
    4、要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利益分析方法来理清思路。马克思说:“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和他们的利益有关”(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82页)。国家体育总局代表的是国家利益,无论是全民健身,还是奥运争光,都是站在国家体育事业发展的整体利益的全局角度上去思考、去决策。而地方体育局,由于所处的位置不同,首先更多是习惯于从地方利益和局部的角度考虑问题。从全运会的举办时间设置看,每四年举办一届,一般在奥运会结束后一年举行(而全国青年运动会则在奥运会的前一年举行)。奥运会、全运会利益未能有效地绑定在一起,这就在客观上把地方体育局的地方利益与国家体育总局代表的国家利益割裂开,致使利益不一致,造成“你干你的奥运会,我干我的全运会”的局面。国家体育总局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为了调动地方体育局的积极性,国家体委于1996年奥运会前出台了“将奥运会奖牌带入全运会”的举措。尽管出发点是好的,但个别地方体育局在某些优势项目上,为争得一个参加奥运会的名额而不择手段,加剧了全运会的乱象。
    (二)具体措施
    根据上述思路,建议全运会作如下调整:
    1、将全运会与青运会举办时间互换,将青运会放在奥运会后一年举行,全运会则放在奥运会前一年举行。
    2、这不是简单时间顺序的调整,调整的背后有三个重要的理论依据:一是竞技体育竞赛规律。调整后,会把青运会、全运会和奥运会三项国内、国际赛事有机地衔接起来,从竞赛规律上看,它是一个由低到高的递进竞赛秩序;二是培养竞技体育人才的成才规律。调整后,会把青运会、全运会和奥运会人才培养也有机地衔接起来,而且通过这一调整,可以理顺各地在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上的年龄关系;三是能形成发展竞技体育事业的合力。时间顺序调整后会把地方体育局及行业体协和国家体育总局各自代表的局部和整体的利益统一到奥运战略上来,把青运会和全运会都摆在为国家奥运战略服务的大格局上,彻底将竞技体育发展的地方力量和国家力量统一起来,形成我国竞技体育事业发展的合力。
    3、时间顺序调整后,将全运会作为参加奥运会选拔运动员的资格赛。这样既能保留全运会作为全国水平最高、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运动会的地位,又增加了全运会直接服务于奥运会的功能,形成青运会服务于全运会、全运会服务奥运会的格局。
    4、全运会目前所有政策均可保持不变,只要补充一些新的相关政策和奖励制度,以调动地方体育系统的积极性,聚合地方体育系统的资源共同为奥运战略服务,确保全运会和奥运会的有机衔接。只要在业务技术层面理顺关系,许多隐藏在背后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5、调整时机。可在2017年第十三届全运会后连续举办两届青运会(2019和2021年),于2023年再举办第十四届全运会。这样,十三运会至十四运会将相隔6年,正好为调整、改革及出台相关全运会新政策赢得必要的时间。

(林卫国)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