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该用“10比1”判断佩兰的国足是否有戏
马尔代夫真的是来送净胜球的吗?
3比0拿下马尔代夫后的这几天,中国队和主教练佩兰的声望跌至了法国人上任以来的最低点。从普通球迷到各路专家,说来说去无非就是这么个意思:中国队没戏了。
早在本次40强赛的分组结果浮出水面时,中国足球冲击2018之旅的丰富戏剧性就已注定。卡塔尔、中国香港、马尔代夫都是咱们重要的老相识,再加上一个比朝鲜队还要神秘(媒体每逢朝鲜队必称“神秘”)、亚洲足坛最神秘的不丹队,四个浑身上下都是看点的对手,可谓一个比一个抢戏。
比如马尔代夫,中国人对这个印度洋度假天堂的了解,除了度假天堂之外,可能就是14年前那场“10比1”了。那场比赛的特殊性,使“10比1”深深烙刻在了球迷们的记忆里。在广大球迷看来,主场踢这么个业余队,就算没复制“10比1”,不灌它六七八个是说不过去的。
14年前踢了马尔代夫10比1,今天成了中国足球欠下的“债”。
大概没几个人知道(多半也没兴趣知道),那场10比1是马尔代夫足球14年来的最为惨痛的失利。在那之后,马尔代夫的单场最大失球纪录为5个,制造者是黎巴嫩和塞舌尔两队。
2006年和2010年两届世界杯预选赛,马尔代夫碰上的是韩国和伊朗,他们在主场0比0逼平韩国,0比1小负伊朗,而在客场分别以0比2和0比4输给了对手。
近些年与亚洲对手的较量,马尔代夫的表现与印象中的“鱼腩”相去甚远。他们时常能够战胜菲律宾、吉尔吉斯斯坦这一级别的球队,战平或小负巴勒斯坦和阿曼等亚洲杯参赛队,还曾击败过叙利亚。马尔代夫曾在1998年的世预赛中与叙利亚和吉尔吉斯斯坦相遇,分别以0比12和0比6遭到屠杀。
这样一支马尔代夫队,这样一支中国队,我们凭什么就认为3个球赢得太少了?
不是只有你知道10比1那码事儿。
眼前似曾相似的情景,让人想起了与“10比1”齐名的一件掌故。“10比1”之后,中国队在广州3比1赢了柬埔寨,现场球迷送上的是震天的下课声。这是米卢在中国最灰暗的时刻。
那次比赛马尔代夫在主场踢柬埔寨的比分是多少呢?6比0。按照一些人的标准,让米卢下课十次也够了。
在这掰扯出米卢来,不是想替佩兰和中国队辩白什么,无论如何中国队目前的处境只能用前途未卜来形容。但这无碍于在此澄清一个事实:足球有它复杂的地方,不是加减法,更不是算术题。
我们不应苛责球迷,但媒体特别是一些专家的表现却不得不使人感叹中国足球舆论环境之恶劣。门户网站赛后主推的一篇原创稿件,通篇论证的都是从10比1到3比0证明中国足球水平下降了。专家们也大多理直气壮地以此作为自己的主要论据,有人甚至直接建议换帅。
高高在上地指责球员出工不出力,要他们为国家荣誉负责。可是掌握着话语权的人,可曾为自己的言论负责?别忘了你们和球员一样,吃的也是足球这碗饭。你们的表现,可真不比场上的他们好多少。
(白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