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声音:别让全国女排锦标赛成“鸡肋”
2015年361°全国女排锦标赛上周在江苏太仓拉开战幕,上赛季联赛前三甲的集体缺席、诸多现役国手高挂免战牌等等情况,让原本就缺少热点关注的全国锦标赛更显尴尬。作为一项传统赛事,别让一年一度的全国锦标赛变成“鸡肋”,已经成为众多国内排球工作者的急切呼声。
创始于上世纪的全国排球锦标赛的历史远远早于中国排球联赛,在联赛赛制未曾建立之前,全国排球锦标赛是名副其实的除全运会排球比赛之外全国最高水平排球赛事。即使在今时今日,全国排球锦标赛仍然是涵盖参赛队范围最广的一项比赛,从理论上说,全国排球锦标赛的冠军同样可以称之为全国冠军,全国排球锦标赛的成绩对于运动员、教练员而言仍然是级别晋升的重要指标。一年一度的全国锦标赛的价值和意义不仅于此,首先,全国锦标赛往往在联赛开始前两个月左右开始,且赛制要求全部参赛运动员均为本土选手,就给了各队年轻后备运动员展示自己的舞台,也给了一些常年无法参加顶级联赛的弱队更多实战并更多与强劲对手过招的锻炼机会。其次,全国锦标赛也给了诸多年轻教练员和裁判员学习、提高的机会,今年中国排协就将裁判员晋级考试放在全国女排锦标赛上。
即便如此,全国锦标赛在球迷、媒体眼中的地位却越来越淡化。今年在河南漯河举行的全国男排锦标赛仅有本报一家媒体进行全程采访报道,几无球迷现场观战;全国女排锦标赛也仅有不到十位记者进行跟踪采访报道,看台上球迷和工作人员相加最多时也不过百余人。究其原因,缺少宣传推广、缺少人气球员既是诱因,也互为因果。
其实今年全国女排锦标赛本有一个很好的推动自身关注度的良机。以往全国锦标赛均在国家队集训、比赛的期间进行,国手不可能参赛,但由于国际排联今年让女排世界杯赛程提前,使得本届全国女排锦标赛是在女排世界杯结束后十余天开战,若国家队队员在结束了世界杯总结工作后回到各自俱乐部参赛,无疑能够让今年的全国女排锦标赛更添亮点,吸引更多观众。但考虑到让诸位国手获得更多休息、调整机会,绝大多数俱乐部和国家队队员相互取得默契,使得最终仅有林莉一位国家队选手及时归队参加全国女排锦标赛。以说在中国女排再夺世界杯冠军、再次带火了人们对女排的热情的时候,今年的全国女排锦标赛却悄然错过了一次千载难逢的提升自身热度的机会,怎能不令人惋惜。
总而言之,全国排球锦标赛是国内排球赛事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包括排球在内的三大球积极推进改革的今时今日,能否以全国锦标赛为试验田,积极大胆进行科学创新,让全国锦标赛不再成为鸡肋,而是更好地发挥它的作用,应当值得深思。
(苏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