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球的“换帅思维”是否应该换一换

    没想到国足征战世预赛的一场平局竟然引出如此之多的话题,从原来的一件事说到了后来的几件事,而且时间并未将此冲淡,反而有继续之势。现在,焦点又集中到是否更换主教练佩兰上。
    当一支球队出现问题,在不知所措的当口,换帅往往是缓解矛盾的简单方式之一。就像目前的国足,10月8日要到客场挑战卡塔尔队,在被中国香港队逼平后,有些媒体对于这支球队的未来心里没谱(也许还有其他人),抑或是炒作的需要,于是呼吁换帅。
    其实,换帅并不复杂,只要决策者一句话,这事也就办了。这方面,沙特足协有“经验”,最近二三十年,只要国家队的战绩不行,哪怕是一场比赛踢得稍有差池,惹得这个亲王或那个王子不高兴了,首先走人的必是球队主教练。沙特队或许有临阵易帅的成功范例,但综合起来看,几率并不算高,否则沙特队应该始终走在亚洲的前沿。
    当然,人家的教训不应成为我们换帅的顾虑。不过,我们为什么换帅,还是要在换帅前想清楚。
    就事论事,在中国队对中国香港队、马尔代夫队的比赛中,佩兰的“指挥系统”暴露出一些问题,换掉他,问题可能得到解决。这样做的目的无非是让中国队能够晋级世预赛亚洲区12强赛,从而距离2018俄罗斯世界杯的大门更近一些。
    这是不是患得患失?如果中国足协采纳媒体的建议,作出换帅决定,一切顺遂还则罢了,一旦出现闪失,媒体是不会对此负任何责任的,而急功近利的大帽子势必又要扣到中国足协头上。所以,我们当前首先要换的并不是主帅,而是换帅思维。
    为了一个近在眼前的目标,如果换帅可以收到良好效果,那么这一举措势在必行;如果换帅之后依旧前途未卜,那么这无异于赌博,除了能在短时间内平复一下自己的忐忑,恐怕获得的回报不会太多。
    自2002韩日世界杯后,国足至今已任用过6位正式主教练,有的经过慎重考察,有的则是仓促掌印,除佩兰目前仍在带队过程中,其余5位均遭遇悲剧结局。难道都是他们的水平不济?事情显然不会这样巧合。换句话讲,主教练身上固然存在问题,但并不是所有问题都出在主教练身上,因此换帅与否既要针对当前,还要着眼今后,更要顾及全局,仅靠拍脑袋作决策,是不负责任的。
    改变“换帅思维”并不是否定换帅,而是在决策前,站在更宏观、更全面的角度考虑这个问题,倘若仅是因为一场比赛的成败作出简单、草率的决定,其背后的隐患可能会比被换主教练所造成的失误更大。
    教练指挥的仅是一支球队,而决策者指挥的则是中国足球的全局,某些舆论可以不计后果无所顾忌地一吐为快,而决策要是只图一时痛快,势必会掉进主观、武断的陷阱。改变“换帅思维”会比换帅复杂一些,但不至于使中国足球再走患得患失、急功近利的老路。

(李刚)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