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宫鲁鸣——中国三大球洋帅终结者

    若没宫鲁鸣,中国男篮还会继续请洋帅吗?
    若宫鲁鸣此番亚洲杯输了,半决赛前就输了,中国男篮是否要走回“土帅不行换洋帅,洋帅不行再换土帅”的恶性循环?
    郭士强栽了,临时换上邓华德。邓开始还行,但到伦敦奥运会就彻底露了馅。中国男篮只剩“用眼神防守”了,5场比赛尽墨,连“从不会打篮球”的东道主英国队都敢输。邓华德乃“美国混子”?那就再换曾率希腊队世锦赛击败“梦七队”、勇夺亚军的扬纳基斯,不料希腊人亚锦赛18分惨败于中华台北脚下,创被挡在4强外之有史以来最低。
    实在没人了,曾两度临危受命的宫鲁鸣三度出山,但也抬脚即仁川亚运会阴沟翻船于日本队手下。若长沙再输,整个中国篮球的执教理念都将崩溃——就像中国足球那样——连上帝都欲哭无泪?
    卧薪尝胆近一年的宫鲁鸣和中国男篮这次站在悬崖边将“亚洲恶霸”伊朗推下深渊,且比起丢失多年的亚洲杯冠军和直通里约奥运会“车票”,更大的惊喜是比赛过程和内容。
    队员屡屡“苦练到呕吐”是这届中国男篮获胜最大的必然。“练到呕吐带来的是队员能力的升华”,赛后宫鲁鸣的轻描淡写其实是他赛场生死攸关时胸有成竹的写照。什么是世界名帅的特质——先进的技战术、艺术大师般的临场指挥?但队员下半场就“单口喘”、只能“用眼神防守”,再先进的技战术、再艺术的临场指挥也白搭?宫鲁鸣追求的是,早早储备好队员全场紧逼的速度、耐力,及与接近欧洲体质的伊朗队员身体对抗丝毫不处下风的力量,足以打满5节的充沛体能,可随时上场得分的替补……如此,才有落后韩国20分后的大逆转,领先伊朗、菲律宾后从未让其反超。
    全场紧逼曾是韩国制约中国队屡试不爽之招,为何宫鲁鸣能以其人之道反治其人之身,整个下半场的高强度紧逼径直将对手逼垮?伦敦奥运会中国队曾在澳大利亚、俄罗斯浑不讲理的冲撞、“肉搏”下,一筹莫展,连罚球命中率都下降至20%,但长沙对“波斯铁骑”不讲理却换成中国队,郭艾伦、赵继伟轮番像尖刀冲击伊朗防线,郭艾伦上篮最后两步成伊朗队员只能“用眼神防守”,易建联、周琦前赴后继盖帽,翟小川、丁彦雨航哈达迪头上狂抢篮板,郭艾伦篮下卡哈达迪的位、抢他的球,一支没姚明和王治郅的中国队,将多年“哈达迪难题”化解于无形。一切都先来自宫鲁鸣“从实战出发”加“练到呕吐升华法”,然后才是场上技战术运用、换人的从容淡定。
    引进洋帅外援,专业体育向职业体育转型乃中国体育发展大势所趋,甚至还是整个社会改革开放的象征,但盲目迷信洋帅,一切全甩给洋帅、外援,丢弃中国体育包括“三从一大”在内的优良传统,职业体育“以赛代练”成只赛不练、少练,再大牌的世界名帅也不灵,扬纳基斯、卡马乔……很可能即属此类。而本土教练若能坚持传统,很好学习洋帅带来的先进技战术理念,很可能比洋帅做得更好。宫鲁鸣此番经验之一,即用全新体能训练理念加“呕吐升华训练法”,让队员体能上几个台阶。但王卫星体能训练团队此前曾多年与中国足球合作,效果并不理想很可能差在主教练主导程度上。
    “比赛是训练的镜子”,是世界体育的至理名言。中国男篮亚洲杯登顶及中国女排世界杯夺冠,都与相对长时间集训和主教练精雕细琢有关,这绝对是中国本土教练的优势,也从另一方面表明中国三大球职业联赛训练水平太低、太过依赖外援。恒大靠几大外援亚冠横行一时,但各级国足战绩惨淡。国足亚洲杯状态上乘,可能是联赛休赛期集训时间稍长,佩兰精雕细琢,而联赛期间几场世预赛表现平平,更多体现则是球员在俱乐部的训练状态。
    因有名帅袁伟民、陈忠和和郎平,中国女排从未请洋帅;中国足球从未打进世界杯,甚至夺过亚洲杯,就毕恭毕敬满世界请洋帅,包括很多水土不服者、及骗钱“水货”;篮球介于排足球间,马赫就几乎臭到家。而宫鲁鸣“再鸣惊人”不仅让男篮近期远离洋帅,还会引起整个三大球请洋帅的新思考。若宫鲁鸣再带队里约奥运会打入淘汰赛,他甚至还会成中国三大球洋帅的终结者?
    很可能会,从仁川输日本时我写的“宫鲁鸣,请将抢逼围进行到底”、甚至更早,我就一直相信宫鲁鸣。

(周继明)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