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年言论——青运会归去来兮

    1985年秋天,去郑州采访青运会,全称“第一届全国青少年运动会”。如今,又一项青运会即将在福建举行,全称“第一届全国青年运动会”。官方称谓中的一字之差并不妨碍人们用青运会的统称表达自己的理解。30年过去,创办的被放弃了,取消的又恢复了。
    修马路,刚填平又扒开,老百姓调侃安上拉锁,省得折腾。大型综合性运动会非同小可,不像修马路那样随便,路人绕行。运动会从起意到创办,要经过体育、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充分论证,使其价值、作用和意义最大化。果能如此,不会说变就变。也许只怪当初设计有问题,1989年,全国青少年运动会在辽宁办过第二届后,宣告到此为止,甚是短命。至于其使命顺利移入城运会,正说明城运会的创办考虑不周,与青运会功能重叠。
    中国竞技体育在国际赛场具有竞争力的项目大体有自两类,一是机智灵活型,人才多在大中城市,二是吃苦耐劳型,人才多在农村山区。城运会之“城”是行政概念,无非是时下所说的易于接地气,发现和选拔有潜质的苗子。孰料,后起的城运会竟将青运会取而代之。
    此一时彼一时,4年前,在南昌举行的闭幕式上,福建接过第八届城运会承办权。“八城会”还没喊热,就变成了“一青会”的东道主。为压缩重复设置和功能相似的运动会,曾经合并了青运会的城运会又被并入青运会中。当初城运会延续青运会限制运动员年龄的做法,眼下,死而复生的青运会又延续着城运会的组团方式。
    据一青会官网称,青运会是城运会的更名,以便与国际奥委会创办的青奥会接轨。官网介绍青运会历史,索性顺理成章推出了历届城运会简况,并说明“更名后的全国青年运动会将是我国奥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坚持完善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重要环节,是调动青少年训练积极性的有力杠杆和重要抓手,更是衡量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运动会取名,突出年龄当然比强调组团方式好得多,不必再借城运会之名,行青运会之实。2008年北京奥运会以后,社会大众对体育事业发展有了融入奥林匹克元素的意识。在新的形势和环境之下,集中体现综合国力的竞技体育举国体制面临着挑战,绝不只是“坚持完善”那么简单。参加青奥会的运动员限于14至18岁,而参加青运会的运动员是13至21岁。此外,并不接轨还有项目设置,青运会强调“发现和培养更多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更好地实施奥运争光计划”,青奥会淡化竞技色彩,注重体育的文化教育和交流作用,这一宗旨在青运会上能否也有体现,还要拭目以待。
    综合性运动会成本高,效益也大,两者之间并不总成正比,全在于适时适度。既不可劳民伤财,也不可因噎废食,何况为青年搭建健康成长的平台,终归是要全面育人。改革绝不只是改名,而是要转变体育发展方式。青运会要挑起这副担子,证明自己并非可有可无的“鸡肋”。

(汪大昭)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