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青少年特色体育莫忘基础运动的培养

    第一届全国青年运动会正在福州市如火如荼地进行,从城运会转型为青运会,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青少年体育工作的重视。近年来,在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中国青少年体质状况有所改善,体育正以多种形式深入校园,并逐步在校内形成良好的运动氛围。
    现在,不少学校非常重视特色体育的开发,旨在通过不同形式吸引青少年积极参与。
    从今年5月开始,高尔夫球正式成为无锡市一中高三的选修课,这一举措得到不少学生的响应。“一是很新鲜,觉得好奇;二是可以舒缓压力,就把球当作压力击出去,让自己能以更好的状态迎接高考。”这是一名学生对这门新课的评价。该校校长则表示,目前高尔夫球还是一门选修课程,以后将作为一项全新的体育项目正式走进学生的生活,而且高尔夫球的学习不收取任何费用。未来经过一段时间的体验和总结,它可能成为学校的校本课程,希望这项运动的特性和气质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为学生成长提供帮助。
    类似无锡市一中开展特色体育的学校当前不是少数,福州市梅峰小学将击剑列为该校特色体育项目,学生在小学阶段便开始进行击剑训练,不仅使其掌握一门独特的体育技能,同时也可为专业运动队输送人才。
    除此之外,棒球、体操、跆拳道、拉丁舞等诸多项目已在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相继展开。
    相比过去田径、游泳、三大球等为数不多的项目,现在的学校体育内容可谓丰富多彩,这多是得益于观念的转变和经济条件的改善,使得齐放的百花拥有了各自的园地。
    不过,在各学校积极推广特色体育的同时,决不能对基础项目有所放松。任何运动都离不开跑、跳、投,如果没有田径等项目作为基础,就算再有特色也无异于昙花一现。
    打高尔夫球没走过三洞就上气不接下气、击剑没等刺第五剑就已大汗淋漓、跆拳道刚两个侧踢就已气喘吁吁……这种身体表现最终的结果只会把特色项目搞得失色。
    比起相对枯燥的跑、跳、投等基础运动,特色项目可能更具趣味性,这也是吸引青少年的重要原因。在开展特色体育的过程中,各学校必须想方设法首先打牢学生的身体素质基础,因为速度、力量、耐力、柔韧性、灵敏性等均有其发展提高的敏感期,一旦错过,提升的空间将受到抑制。况且如果学生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会有助于特色体育的开展。
    任何形式的运动只要受到学生欢迎,学校都应不遗余力地支持,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提高和改善学生的身体素质。如果背离了这个目标,只顾特色而忽略基础,再吸引人的运动项目也不会开展长久,所以重视基础的培养是推行“特色”体育的根本与保障。

(李刚)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