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威海市体育产业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2014年10月,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后,阿里巴巴冠名世俱杯、万达集团先后并购盈方体育和世界铁人公司、乐视入股世界体育集团、体奥动力80亿元拍下中超版权,体育产业板块持续走高。去年,济南公布体育产业规模约50亿元、宁海自爆体育产业占GDP的1.5%,再次掀起议论热潮。在此形势下,山东省威海市体育产业又该如何发展?
    一、发展情况
    经不完全统计,威海体育产业目前年产值约150亿元,并已初步形成一个特色、三大支撑、全民参与的发展格局。
    一个特色,指通过打造铁人三项赛事品牌,形成铁人三项特色产业。经过8年发展,威海铁人三项赛已成为国内乃至亚洲第一的铁人三项品牌。根据上海体育学院赛事评估中心报告,2013年威海铁人三项赛带来的可量化社会效益已突破1亿元。按相同统计口径测算,2015年威海铁人三项带来的可量化社会效益已超过2亿元,带动相关产业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超过8000万元。
    三大支撑,指渔具、充气艇和户外用品三大类体育用品的生产经营,已成为支柱力量。一是威海渔具已占据全球40%市场份额,1000多家渔具研发、生产、零部件配套企业,以及展览展示、批发零售、电商物流、国际贸易等服务业企业组成的庞大产业群,年产值超过100亿元。二是宜人集团年生产户外用品100万支(套),鲁滨逊、蓝天等近百户外俱乐部遍及全市,涵盖约2万名户外运动爱好者,共同构成了庞大的户外用品生产和消费市场。《威海户外运动用品市场调查研究》预测:“未来10年,全市参加户外运动的人数可达50万人,户外用品市场可达10亿元。”三是全市近40家中低端船艇制造企业,占有全世界50%的充气艇市场份额,截至2015年8月,年产值超过7.4亿元。
    全民参与,指随着体育事业发展,体育人口增长至38%,市民广泛参与全民健身、竞赛表演、产品经营、彩票销售等,形成了庞大的体育产业消费市场。“十二五”期间,威海仅销售体育彩票便达46.64亿元。
    二、面临问题
    威海掀起体育产业热潮,需要解决三个问题:
    一是重视程度。虽然体育产业的重要性屡被提及,且舆论正在发挥积极导向作用,部分企业开始转战体育行业。但体育产业并没有像招商引资、三农、环保等问题一样成为“一把手工程”,大部分城市没有管理机构、没有扶持资金,资本市场也还没有像对传统工业等行业的投资兴趣。
    二是发展方向。资本市场已呈现出大公司在赛事版权和投资方向上布局、传统体育公司在分享利益与机会上求变、“散户”增加消费市场投入的发展格局,管理部门需要尽快摸清当地发展情况,立足优势项目,突出地方特色,形成发展规划,并通过一定措施引导社会资金向优势产业倾斜,避免出现“姜你军”、“蒜你狠”的情况出现。
    三是政策措施。纵观全国体育产业方面的政策文件,同行交流时,大家比较谨慎:体育产业谁去抓、怎么抓、通过什么抓?体育产业主管部门需要一把锄头才能开渠引水。
    三、发展建议
    威海发展体育产业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
    一是加强宣传。无论对决策层、管理者,还是对资本市场,体育产业都是一个新事物。可以借政策文件出台、财团进入市场的机会,通过各类媒介、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唱高体育产业,更新社会主流思想观念,让领导重视,把体育产业摆到同工业、农业同等重要位置;让市场重视,看到投资趋势和潜在商机;让百姓重视,参与健身与投资,扩大刚需市场。
    二是明确规划。1、认清发展全民健身、增加体育人口才是扩大体育消费市场的最有效途径,进一步加快发展全民健身事业。2、充分利用威海特有的“山、海、林、岛、河”等地理特点,广泛修建城市健身绿道、登山步道、自行车健身道等户外运动路网,搭建成可灵活掌握运动时长的网格化健身路网体系,设计开发手机APP健身导航系统,吸引更多市民走出户外,扩大全民健身消费市场。3、坚持长期举办铁人三项赛,叫响“铁三之都”,吸引社会力量参与赛事举办,策划并唱红“铁三文化”,打造融合办赛、运动指导、休闲旅游、装备销售维护、产品展示、影视创作、餐饮交通、保险金融等行业的综合性铁人三项产业基地。4、做大规模,在威海市张村打造亚洲最大、产品最全的钓具生产基地,在羊亭打造全国最大的充气艇和皮划艇生产基地,在草庙子打造山东省最大的户外用品生产基地。5、引导渔具和船艇生产企业参与,采取近海人工填礁等措施,打造全国最大的近海钓场,大力发展矶钓、船钓等休闲钓鱼运动,做大钓具和船艇内销市场,叫响威海钓鱼品牌。6、发挥与日韩隔海相望的地域优势,结合中韩自贸区先行区优势,引导发展棒球、登山、自行车等广受日韩欢迎的体育运动,积极开展体育交流,吸引日韩友人消费。
    三是政策支持。1、尽快出台《加快体育产业发展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建立发改、经信、体育、文化、旅游、海洋与渔业、商务等部门共同参与的议事机制,完善体育产业管理和研究机构。2、在财政预算内安排体育产业发展引导资金,配套出台《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引导社会资金广泛参与并向重点规划发展的板块倾斜。3、推行医保卡用于健身消费制度,并尽量放宽适用条件,试行在公立医院设立运动康复和健身咨询窗口,普及健身防病观念,引导市民科学健身。4、鼓励社会资金兴办体育产业,将企事业单位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建设体育场馆、购买健身设施的费用列入单位运营成本,享受税收优惠;企事业单位在商业用地修建标准体育场馆的,探讨特定条件下政府将商业用地划转为体育用地,并通过抵税的形式逐年返还土地出让金的可能性。5、试行社会体育指导员准入和职业化制度,从体彩公益金列支经费,对带领100人以上团体长期坚持健身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按人数给予劳务补贴。

(张凌翔)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