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职业技能鉴定大赛:没有规矩 何成方圆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过程中,体育承载着沉甸甸的责任,体育强国梦想成为中国梦的组成。建设体育强国的新的历史条件下,适应新形势下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经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批准,国家体育总局于2004年6月成立了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在体育行业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体育行业特有职业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并将国家体育总局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的办事机构设立在国家体育总局人力资源开发中心。
     体育行业开展职业技能鉴定是我国体育事业人力资源开发的一项重要内容和战略措施,它既是国家提供公共体育服务的需要,也是体育行业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体育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是提高体育行业从业人员素质,增强技术能力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就业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技能人才有序流动,增强体育行业竞争能力重要措施。职鉴工作在发展中不断开拓新的体育行业特有工种、保障职鉴的客观性和公平性、维护职业证书的权威性,使体育行业职鉴工作健康发展。
     总局人力中心、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肩负着体育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的日常管理工作;体育行业新职业开发,职业标准研制工作;制定鉴定站资格条件标准,组织考评人员资格培训、考核工作;负责体育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中无形资产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等。同时,承担着职业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优秀运动员和职业社会体育指导员两类人群的全民健身志愿服务运行机制的建立及具体组织实施工作,并先后组织职业社会体育指导员参加全民健身万里行活动,组织优秀运动员开展志愿服务等系列活动,收到良好的社会反响。2015年6月下旬,组织全国滑雪社体指导员和冰雪奥运冠军们用自身行动,进一步贯彻了“北冰南展”战略,助力“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为北京联合张家口申办2022年冬奥会进行加油助威。
     这一系列活动是响应新时期中央对发展志愿服务提出的新要求和贯彻落实总局关于推动全民健身志愿服务广泛深入开展相关指示的具体表现。开展优秀运动员全民健身志愿服务,就是要通过优秀运动员的引领和示范作用,传播全民健身理念,普及科学健身知识,营造积极健身的社会氛围,推动全民健身广泛深入开展,促进群众体育事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使人民群众享受体育健身带来的健康和快乐,提升幸福指数,促进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发展,加快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进程。
     最为引人注目的是,2013年成功举办首届全国体育行业职业技能大赛,来自全国27个省区市以及总局直属机关工会的28支代表队221名技能选手参赛,是体育行业首次举办以“岗位技能练兵、服务全民健身”为主题的技能竞赛活动。大赛的成功举办,实现了既定的目标,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收获了宝贵的经验。2015年在全面推进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大背景下,迎来了第二届全国体育行业职业技能大赛,来自全国30个省区市以及总局直属机关工会的31支代表队、共350名技能选手相聚水立方,全方位展示了体育高技能人才的精湛技艺和职业风采。大赛坚持以“服务基层、服务社会、服务事业发展”为导向,以“有基础、可执行、易操作”为基本原则,完善比赛模式,突出体育特色、职业特色和专业特色,推进以“职业社会体育指导员”为代表的体育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提升了赛事活动的社会效益,充分体现了体育公共服务职能。
     “没有规矩,何成方圆”。体育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就是体育事业人力资源开发中的“规与矩”,保证体育行业从业人员的技能素质,保障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