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声音:中超派“红包” 为什么不呢?

     发红包一直是春节的传统,可在红包从线下转到线上之后,此举就不再是过年期间的调剂,而成为了“主菜”——君不见大年三十晚上那一双双本应被央视春晚吸引的眼睛全都转移到了手机屏幕上,紧盯着亲友、商家发来的多则几百少则几分的红包……
     不知是否是因为受到了过节氛围的影响,今年春节期间,各支中超球队也忙不迭发起了“红包”:为了得到吉尔,鲁能向科林蒂安支付了1000万欧元的“红包”;为了得到瓜林,申花向国际米兰支付了1400万欧元的“红包”;为了得到埃尔克森,上港向恒大支付了1850万欧元的“红包”;为了得到拉米雷斯,苏宁向切尔西支付了2800万欧元的“红包”;为了得到杰克逊·马丁内斯,恒大向马竞支付了4200万欧元的“红包”;为了得到特谢拉,苏宁向顿涅茨克矿工支付了5000万欧元的“红包”……
     既然说是“红包”,自然有“溢价”属性,毕竟通过国际足球市场的行情判断,无论是高调加盟的特谢拉、杰克逊·马丁内斯还是内部消化的埃尔克森肯定配不上如此高的身价,也正因如此,已经红火了几年的中超再次被扣上“钱多人傻”的帽子,更有甚者,指出球员身价的高企将摧毁中超联赛。
     诚然,价格应该和价值相匹配,这不单是足球市场的规律,更是经济市场的规律,但“红包”之所以是“红包”,就是因为其只在特殊的时间节点、历史背景中出现,这时候,“红包”买的不止是产品,更有可能是氛围、心情。
     如今中超的时间节点、历史背景是什么?中超媒体版权刚以5年80亿元人民币的天价被拍出;各支中超球队也摩拳擦掌希望通过引进高水平内援、外援取得更好的成绩,吸引更多的眼球;体育产业更是被屡次提及,成为了国家下一步刺激经济发展的重点、亮点。如此情况下,派发“红包”,派发“高溢价”的“红包”有什么问题呢?或许从现在看,球员的身价与实力不符,但谁又能保证未来世界足坛球员的整体身价不会被整体推高呢?那时候,作为稀缺资源的球员,莫说5000万欧元,就是1亿欧元、2亿欧元,想买的俱乐部也不得不掏。对于这一问题,体奥动力总经理赵军说过一句话:“5年80亿贵么?我认为买到未来,不贵。”
     或许是因为中国足球带给媒体、球迷太多痛苦的回忆,因此在如今中超球员转会市场火暴之后,涌出了大量否定看空的言论,但在中超从未经历如此火爆,从未迎来如此利好的大背景下,简单地看空、看好都是非理性的,只有通过最终的结果、实践才能检验。但无论如何,有人愿意花钱总归是好的,如果人人捂紧钱袋子,不愿意为转会、球队投一个子,肯定不会是什么好事。
     有一句老话,存在就是合理的。既然有人愿意卖出自己的球员,有人愿意花这样的价钱买,看看热闹感受一下热火朝天的氛围就好,迫不及待地杞人忧天,不过只是大过节的给人添堵。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