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点击——中超“烧钱”是柄双刃剑

  猴年春节前后,中超风生水起,俱乐部重磅引援震惊世界足坛。谢特拉、杰克逊·马丁内斯和拉米雷斯三笔交易,屡屡打破冬季转会纪录,甚至位居全世界冬季转会前三甲。有媒体统计,中超引援投入已经仅次于英超和西甲。仅江苏苏宁足球俱乐部一家引进的四名外援,合计转会费用超过8000万欧元,约合人民币近6亿元,高居全球第一。甚至有人大胆预言,或早或晚,梅西、C罗和鲁尼也会成为中超一员。
     中超“烧钱”,究竟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国内社会各界人士各执一词,口水漫漶。一方认为,中超“烧钱”,纯粹是“此地钱多、人傻、速来”的黑色幽默之中超版。国家队水平不过尔尔,青少年足球场有些宛如“菜地”,俱乐部“爆买”外援,幕后动因值得怀疑;另一方则认为,职业足球本身就是烧钱游戏,大牌外援的到来,将增强联赛的吸引力和关注度,在亚洲赛场提升战绩的同时,也将吸引国际足坛的关注。
     孰是孰非?说白了是一个敢花钱和会花钱的问题。中超敢花钱引援,说明俱乐部敢于投入,敢为人先,凭什么不能打造“超级”联赛?当初西甲英超不就是“老子有钱”的模板吗?但作为硬币的两面,钱是一柄双刃剑,它既能给持剑者以威风、豪爽与侠气,令对手胆寒却步,也可能误伤自己,留下累累伤痕。肯花钱,也要会花钱,不能有钱就任性,有钱就花费无度,那很可能会误伤自己,甚至云深不知归处。
     著名社会学家弗雷德·赫西曾提出过著名的“丰裕悖论”理论。赫西认为,物质增长并不能使人类满足一切愿望,换句话说,在经济或金钱增长中必须添加更高的“地位产品”,如此,事业发展才成为正当的事业发展。这有点像中国式智慧“物极必反”或“量”与“度”的辩证哲学。中超如何引援,看上去倒是契合中西哲人对于人类活动目的性指向的思考。
     任何事物发展必须遵循规律,中超引援也是如此。“金钱不万能,没钱万不能”。市场经济,效益为先。职业联赛要讲究职业效益,所谓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高度统一。既然是效益,花钱就有该与不该之分,就有科学与不科学之分。如果只认硬币的背面,那么联赛徒有虚名,国家队不能受益,甚至“杀死比赛的竞争性”。
     中超“烧钱”是柄双刃剑,如何祛除“烧钱”后遗症?让联赛驶入科学良性轨道?德甲值得我们借鉴。德甲如今被誉为欧洲最健康的联赛,健康的标志之一即是不允许负债,如果负债超过一定限度,俱乐部将被取消参加联赛资格。德甲不仅财政好,青训也好,关键是有量化指标,比如场地、青训体系、医疗保障体系等。欣喜的是,中超俱乐部有的已经有了“接轨意识”,比如恒大足校已经开始与恒大淘宝合作组建男足U12、U13、U14、U15、U16及女足U14、U16梯队等7支队伍。重投入,也重青训,这是一家足球俱乐部中兴的重要法宝。
     中超大投入引援,既让我们看到了中超日趋繁荣的资金保障,也提醒中超在肯花钱与会花钱之间仍然需要智慧平衡和科学决策。而如何维护联赛健康持续发展,管理机制也亟需进一步完善。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