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声音——权健是否能成为第二个恒大?

  “第一步,今年的目标是保级;第二步,明年二月份开始就要为冲超做准备,会用中超顶级的班底来打中甲,确保冲超成功;第三步,就是打亚冠;第四步是进入世俱杯。”这是去年收购松江后,权健投资人束昱辉在谈到球队未来时的一段话。
     此番言辞与当年恒大强势入主广州是何其相似。较之6年前启程中甲的那支恒大,权健在内援方面虽稍有逊色;但在主教练和外援方面则有绝对优势,再加上有足够视觉冲击力的“5亿元”,起码从表面上看,权健几乎就是当年恒大的加强版。权健真的是第二个恒大吗?

未来的目标

     除天津权健外,大连一方、北京北控和北京人和对今年的中甲联赛同样虎视眈眈,谁的冲超之路都难言坦途。但若能磨合好球队,天津权健冲超的成功率还是很高的。
     要完成亚冠的目标,条件是获得联赛前三或者足协杯冠军,如今中超的走势正逐渐由一家独大向群雄逐鹿演变,在这种大环境下,谁进三甲乃至夺冠都有可能,所以第三步的目标并非难于上青天之事。
     参加征战世俱杯的途径有两种,其一是获得亚冠冠军,但在“恒大现象”震动整个亚洲后,中国球队将面临更加残酷的竞争,比如日本足协就于近日高调宣布对亚冠的雄心。
     道理是直的,路却是弯的。当年恒大第一年在中甲的投入约350万欧元,但在成功冲超后,投入马上追加到2000万欧元,之后每年的投入都大约在1500万到2000万欧元之间,今年一个马丁内斯就是3500万欧元,权健如果也走这条路,今年5亿,明年多少?以后多少?何况如今的中国市场,你愿意买,但别人愿意卖吗?中超强队自己都愁买不到人,怎肯让可用之人投靠敌营。在“80亿时代”,非争冠球队只要留在中超便可坐收红利,谁又愿意丢西瓜捡芝麻呢?即使市场上出现“稀罕物件”,也是“狼多肉少”。
     可见,权健定下的目标虽然并非痴人说梦,但实现起来的难度可想而知。

现在的差异

     纵使权健取得了期望中的成绩,就能称之为第二个恒大吗?
     就目前情况而言,权健与当年的恒大还属两个概念。如今中国职业足坛已进入金元时代,恒大是发起者,权健只是众多金主之一,除非权健有什么颠覆性的创举,否则与当年的恒大很难相提并论。
     恒大之所以备受瞩目,绝非仅是资金投入那么简单,也不是球队成绩就能概括。想想几年间球员身价的涨幅,与房价的增长可有一比,恒大不仅自己抄了底,还让别人不得不跟进,更不用说几年间一个个与足球不无关系的经典营销案例。权健是否能将自己经营领域里的“本领”与球队经营相结合?又是否能引领今日的“金元中超”走向新的“产业升级”?
     凭空起事方可谓平地风波。倘若权健只是模仿恒大,则很难实现真正的超越,第二个恒大也就无从谈起。
     当然,如今权健还未真正起步,说什么都言之尚早。没人敢保证权健不会成为第二个恒大,正如没人敢保证权健不会成为第二个阿尔滨。
     不可否认,权健的确是当今中国足坛很特别的一个参与者,程度有多深,极限在哪里,唯有拭目以待。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