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声音——体育慈善事业还需拓展纵深

  《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已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并于9月1日起施行,备受社会关注。从立法层面对我国慈善事业进行科学审慎的制度规范,将有助于大众树立正确的慈善价值观。“善”莫大焉!
     “成人善事,其功更倍;动人善愿,其量无涯。”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扶危济困、德行化人的优良传统,慈善的种子深深地埋在乐善好施的中国人的基因里。现代汉语词典对“慈善”解释为“对人关怀、富有同情心”。英语中则包含三层含义,一是增加人类福利的努力或倾向;二是对全人类的爱;三是为了提高人类福利的活动或机构。由此可见,中外“向善”,殊途同归。
     数字最有说服力——据我国国家福利机构统计,2006年中国全社会的慈善捐赠总额为100亿元人民币,2014年增长至1000亿元人民币。我国经常参加慈善活动的志愿者目前达到6500多万人。慈善体量在增加,慈善文明在进步。
     体育慈善也是人们传递爱的一种重要形式。不容小觑!
    体育明星有着举足轻重的示范和引领带动作用。汶川地震、雅安地震、玉树地震,我国体育名人纷纷解囊相助——姚明、刘翔、林丹谢杏芳夫妇、潘晓婷、孙杨等,纷纷献上爱心。中国体育明星不缺社会责任感,每当国家人民有难,从来不缺体育明星慈善捐助的身影——或者个人慈善捐助,或者集体组织慈善义赛等。当年林丹、谢杏芳赶赴地震灾区送物资、中超球队捐门票收入、丁俊晖臂缠黑纱出战世锦赛的“画面”,令人久久难忘。
     支持慈善事业,发挥扶贫济困积极作用,这也是体育慈善的根本宗旨之一。虽然体育慈善尤其是体育赛事慈善仅为慈善事业的一小部分,但它在运动员退役安置、失业补助、伤残医治等方面还能发挥巨大作用。
     目前,中国的体育慈善,主要分为慈善基金、慈善拍卖、慈善捐助、慈善义赛等几种模式,与欧美国家较为发达的慈善体量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比如美国体育慈善项目众多、方式多样。NBA经常举办慈善晚宴、慈善义拍等活动,很多球星通过个人基金会回报社会。典型的例子是纽约马拉松,每年大规模进行慈善活动,甚至接近80%的跑者是为慈善而跑。一次赛事捐赠善款总额高达8000多万美元。伦敦马拉松也是如此。
    当年舒马赫一出手就向印度洋海啸灾区捐赠1000万美元;伍兹、加内特等还不时地向某些贫困国家和地区献爱心。慈善,说到底是一种“慈悲济世”的情怀,体育明星的善施义举,也是社会良性运行的润滑剂。对喜欢他们的球迷而言,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善行教化”。
     慈善,某种意义上还体现了自我价值,更是一种境界的表达。体育明星作为万众瞩目的“特殊人”,也是享受较多社会资源的人群,以力所能及的力量帮助他人,“愉悦”自己的同时,也“提升”着自己的精神境界。
     “姚基金”为我国体育人做出了榜样。姚明说慈善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状态,就像每天喝水,贵在点滴。从这个层面讲,明星捐100万是慈善,孩子们捐零花钱也是一种“微慈善”,同样是境界。
    泽被众生,民康物阜。增强慈善意识,提高慈善价值担当,我国体育慈善还需向纵深拓展。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