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国足球——从奥运梦到足球梦

  梦想是一种信仰,是人类心灵的思想,是人类的秘密之花。
  梦想一旦被付诸行动,就会变得神圣无比!个人如此,一个国家同样如此。
  1908年《天津青年》的“奥运三问”——“中国,什么时候能够派运动员去参加奥运会?我们的运动员什么时候能够得到一块奥运金牌?我们的国家什么时候能够举办奥运会?”实际上反映出人们对国衰民弱、竞技体育落后现状的质疑和愤懑。
  风雨故园,沧海桑田。中国人终于成功举办了奥运会,并在奥运会上实现了金牌第一的梦想。不经意间,“奥运三问”成为国人百年奥运梦的开端。
  “奥运三问”似已成遥远往事,而“足球三问”倏然而至——“中国世界杯出线、举办世界杯及获得世界杯冠军”。这当然是国力增强,国民生活日趋丰富的现实表征和精神需求。
  足球是世界第一运动。一个强大的国家,一个体育强国,不能没有足球的强大,因为它暗喻和标志着一个民族的精神向度。
  事实上,目前还没有哪项运动如足球般牵动世人心魄。足球所蕴含的气质、热血和激情,悄无声息地构建着一个地域,乃至一个民族的精神气象。在球迷心中,足球不但是“球事”,还是“国事”。那种摧城拔寨、勇士般胜利的喜悦和振奋人心的场景,让人陡升“泱泱大国,意蕴一球”的慨叹!
  中国足球队只挺进世预赛亚洲区十二强,西安主场加油助威的球迷,电视机前彻夜无眠的球迷,就禁不住热血澎湃、雀跃无比了。要是突出十二强重围,晋级俄罗斯世界杯,很难想象国人的激动心理会是一种什么情状?当年进军韩日世界杯后,举国上下,遍布城乡欢庆的场景,仍然让人记忆犹新!
  中国,作为足球运动起源地,中国男足除进了一次在亚洲举办的世界杯外,此后十几年再无建树,甚至招致多方诟病。但任何事业怕就怕没有梦想。一个没有梦想的人浑浑噩噩,一个没有梦想的民族没有前途。
  令人欣喜的是,史上首部时间段明确的《中国足球中长期发展规划》(2016—2050年)出台,明确提出了三阶段目标——2016年至2020年,足球学校达两万所,培养两三家知名俱乐部;2021年至2030年,男足跻身亚洲前列,女足重返世界一流行列;2050年成足球一流强国。规划翔实,指标量化,振奋人心!
  中国足球在未来35年,将一改过去没有连贯性、系统性和方向性的问题,将迎来持续健康发展的历史机遇和政策保障。
  让足球强国梦照亮现实,这是历史的必然。因为发展振兴足球是建设体育强国的必然要求,也是全国人民的热切期盼,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与体育强国梦息息相关。
  中国队过往十次冲击世界杯,九次以失败告终,根源在于实力不济、足球普及率不高。要想最终实现“足球三问”的梦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足球腾飞,必须扎实落实《规划》,驰而不息,久久为功!
  中国足球之漫漫长路,其修远兮。但须不屈不挠、上下求索。就像百年前“奥运三问”成为国人百年奥运梦的开端一样,“足球三问”必将成为中国足球强国梦的开端。
  梦想是梦与想的结晶,但必须付诸行动。中国足球就先从壮大人口和进军世界杯的梦想开始。如何?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