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康辉——传统项目丰富竞技武术内容

  北京体育大学教练黄康辉认为,武术中的传统项目很多都是我们的老祖宗留下来的,它们的练功体系、方法都是比较完整的。而对于现代竞技武术项目而言,虽然在技术层面上某种程度是一种提高,比如它的难度、演练上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但从内容角度上说,它还是有所欠缺:比如一个动作的基本出处在哪里,它为什么要这样练、有什么道理?
    黄康辉介绍,推手这个项目的演变也说明了保护传统项目的重要性。例如目前大家最常练的一种推手方法,它也是近20年来最流行的推手,但实际上这种推法是摔跤和推手混合的一种推法,在还没有弄清太极推手到底是什么时,它一直存在着并被大家习练。这种在很多人看来误以为是摔跤的推法,不解释外人大多不知道它是推手。而现在我们所练的新型推手则是一种传统的方法,外行人一眼看来就知道它是推手。
    从推手名称的演化也能看到这个项目的演变,推手曾经叫过“太极拳推手”、“武术推手”,黄康辉认为,这其中的原因就是一些人并没有练过传统太极拳。
    他说,练拳是一个“体”和“用”的过程,传统拳练习非常讲究这个过程,很多方法也是能够体现出来的。
    黄康辉说,对于练太极拳的人,自己一直建议他们应该练一练推手,也许推手练得不太好,但如果接触推手后,再练太极的感觉会完全不一样,动作也不会显得空洞,拳的味道也完全会不一样,它掺进去了真正的功力。目前北体大已在全国首创新开了一个48课时的推手必修课,有完整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
    黄康辉认为,“练拳无人似有人”是一种很高的境界,这种境界是以有人、交过手,对自己的肢体和别人接触过的感觉很清楚为前提的,没有教过手练拳就是瞎想、空想,不会体现拳法的威慑力以及那种浑厚的劲力。黄康辉介绍,自己经常在教练员会议、交流中阐述自己的这种观点和建议,他欣喜地发现,越来越多的教练员开始认同他的观点。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