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教体融合——共赢的“教体融合”

  在目前我国竞技体育发展蓬勃发展的情况下,提出“体教结合”的目的就是要培养更多的排球苗子。虽然这一发展思路在基层中小学实践了三十余年,但在“读书与训练”、“生源”、“出路”等诸多方面产生许多矛盾与难题,尤其是家长舍不得让孩子去体校,体育运动学校难办,而学校因体育不是高考科目受到忽视。面对困境,只有改革才能找到出路。
  现在,很多中小学的发展有了稳定的生源优势和文化教育环境氛围优势,有了教师教练队伍优势,领导重视与支持体育发展的优势,国家经费稳定投入体育的优势。还有场馆器材的优势和训练时间的优势等。以中小学为中心开展排球业余体育训练,这7个优势不仅得天独厚,并且还有很大发展空间。例如浙江省长兴县体育局就主动把手伸向学校,更好服务于以排球为代表的体育教育,把“体教”换成“教体”,把工作重心转到依靠学校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高智能的体育人才;同时把“结合”改为“融合”,在财力上将体育与教育合成一家人。现在,当地的“教体融合”系统中,教育部门与体育部门已进入良性循环。
  “教体结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中学生体育协会排球分会于2013年底成立,它在教育口与排管中心穿针引线,为“教体融合”搭建了平台。13年来,中体协排球分会每年在组织全国比赛中,把各会员学校投入的资金与排管中心的资金支持相融合,确保了比赛的经费。同时,吸引专业队教练员到学校队任教练员,还得到教育主管部门场馆器材等方面的支持以及新闻媒体紧密配合。全国各地的中学排球队在“教体融合”中发展迅猛,据2013年的统计,当年参加全国中学生排球联赛的有88队,参加锦标赛的58队,参加超级赛的24队,参加沙排赛的也有72队,累计多达242支男、女排球队的3200人次运动员参加了各类全国中学生排球赛事。据媒体报道报导,2016年全国青少年U18女子排球锦标赛,在参赛的16支队中,5支是专业青年队,11支是学校队,学校代表队占参赛队总数68.8%。经过64场比赛和身体素质测验二项合并算成绩,前八名球队中,来自中学的就有7队,说明我国中学生女子排球人才在扩大,这是人们看到学校排球队开出的一支又一支迎春花。
  “教体融合”是体育部门与教育部门在基层学校中的联合体。以往,基层体育工作者对这方面的认识和发掘力度还不够。中体协排球分会13年的发展历程则证明了,“教体融合”是一种“共赢”的制度设计。把教育与体委两个单位的核心竞争力组合起来,可以产生“部分之和大于整体”的放大效应。促使体育回归学校,更能培养更多的体育苗子,使校园体育文化和全民健身运动健康的发展。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