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声音——多平台打造培育散打市场

  在商业性赛事审批权放开之后,国内各种搏击类商业赛事不断增多,市场氛围越来越好。作为专业的武术管理部门,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中国武术协会在这样的市场热潮中将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有何作为?
     2016年全国女子武术散打锦标赛期间,总局武管中心副主任、中国武术协会副主席张玉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总局武管中心、中国武协正全力搭建3个平台,保持和巩固武术散打在搏击类项目中的核心地位。
     张玉萍介绍,我们总体的思路是:要保持和巩固武术散打在搏击类项目中的核心地位,要树立我们核心的技术体系,要提高我们从业人员的地位和待遇。她说,中国武术散打有自己的特色,和外来的搏击类项目比,它有一些相同的地方,但它更有自己特殊的地方——它是踢、打、摔等技术在比赛中的综合体现。
     今年除了计划内的散打锦标赛、冠军赛外,总局武管中心还搭建了3个散打赛事平台:“散打天下”中国武术散打职业联赛,这是一个全国最高水平的个人赛事,其中也会有外国选手前来挑战,目前该赛事淘汰赛已经结束,下一步就将进入积分赛阶段;中国武术散打俱乐部联赛,采用队际赛主客场形式,今年将有6支俱乐部参加,未来会慢慢扩大参赛队伍数量,成熟的情况下还有可能设立甲级、乙级等不同层次级别,真正将市场做起来;中国真功夫,主要是对外的国际比赛,有国家队的概念。
     张玉萍指出,这3个平台并不相同,但又同时在培育、打造国内的武术散打市场。而作为中国武术协会,要打造权威的赛事,因为我们具有国内一流的运动员资源。
     武术散打项目正在进一步改革,将真正进入市场,中国武协也一直在做相关基础性工作。张玉萍说,未来我们还可以打造一个三级联动的赛事机制,运动员可以通过地市级赛事、省级比赛一直打到最高的全国赛事。我们还可以打造一个搏击类的最高赛事——中国武协杯,各种搏击类项目都可以进入这个赛事体系。
     今年“散打天下”开赛以来,各界反馈都很好,比赛也确实好看。张玉萍说,在合作中,中国武协一直要求赛事主办方要做好赛事、运动员的“包装”,讲好“故事”,在有自己特色的同时为市场、媒体提供宣传点和明星的亮点,让这个赛事真正走入市场。
     她说,一个行业如果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可和较好的待遇,那么它的发展前景也不会太好。“散打天下”的稳步进行标志着我们的散打项目改革发展已经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目前运动队、运动员的积极性都非常高,尤其运动员在赛事中得到了磨炼、展示了自我,同时还有一定的经济收入。未来我们除了巩固住散打的核心地位,还将打造一批散打明星,稳定我们的运动员队伍,提高相关人员的待遇水平。
     张玉萍表示,在市场经济大环境下,在那么多的搏击类赛事平台中,我们拥有这么多优秀的运动员,一定要把他们“推”出来,并且相应的各方面条件都要跟上。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