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声音:访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主任褚波
5月17日至5月20日,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举办第二届职工岗位技能大赛。创建一流场馆人才培训基地,是国家奥体中心八年事业发展规划的核心内容之一。技能大赛对于场馆人才队伍建设有哪些推动作用?记者采访了中心主任褚波。
记者:国家奥体中心职工技能大赛已经举办了两届,设置这一比赛是出于何种考虑?
褚波:职工技能大赛是去年设置的,主要为提升职工素养。按照中心“四项日常性工作”要求,以规范设备设施维护与场馆运行、完善场馆内配套服务设施、加强承租单位监管、提升职工素养为重点,检验机关干部的业务水平和场馆职工的技能水平。2015年决定在“五一”劳动节期间举办技能大赛,搭建这样一个平台,利用这个杠杆带动职工树立起对职业的热爱,对工作的执著,对服务的负责,对事业的精益求精。
记者:职工技能大赛对职工素质有哪些提升?
褚波:国家奥体中心作为大型体育场馆,有563名在岗职工,涉及管理岗位、专业技术人员、工勤技能人员,其中三分之二都是工勤技能人员。我们要求每个岗位都要认真细致,追求完美,精益求精,一以贯之。对于管理岗位,要求有一定的文字水平、政策水平和调查分析研究能力;专业技术人员要做到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业务水平,还要得到行业的认可;工勤技能人员设计到7大类,包括电工、水暖工、司炉工、救生员、场地工、厨师、客房服务员等,要求他们做到技能熟练,有一定的资质和实际操作能力。举办技能大赛给职工们提供了竞技的平台,很多的职工都苦练技能,提升水平。更重要的是通过竞赛向职工传递的是中心在倡导什么,倡导的是一种精神引领,要形成人人都要崇尚技能的氛围,培育勤勉守则、爱岗敬业的风气,形成苦练本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人人都是职工,人人皆可成才,人人有所作为,人人都很满足”的思想品质。
记者:举办技能大赛在职工中有哪些反响?
褚波:举办技能大赛得到了一线职工的认可,他们普遍反映感受到了尊重和重视。过去的各种培训面向干部的比较多,今年,我们特别要求对干部职工的培训要做到大规模、全方面、多层次,保证干部、职工每人培训一次。另一方面,通过职工技能大赛这一平台,奥体职工以中心为家,和中心同心共济的归属感更强。去年我们三名职工于建新、田永生、孙长龙代表总局在全国体育行业职工技能大赛上获得体育场馆管理一等奖,于建新还获得了个人单项第一名,国家人社部颁发了体育场馆管理员二级技师。在去年年底,中心对三名职工进行了重奖,这对每个职工都是很大的激励。
记者:在本届职工技能大赛中设置了“奥体工匠”的奖项,这向员工传递了什么信息?
褚波:今年“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首次提出了工匠精神,工匠精神对于各行各业的劳动者来说就是要认真负责,精益求精,追求质量,追求品质。我们要求“奥体工匠”不仅要自己做得好,获得行业的认可,而且要注重技术的传承,这三个方面缺一不可,更重要的是通过争做“奥体工匠”,调动广大员工的这种追求,让员工在工作中精益求精,追求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