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校园健康——呼唤跑道建设标准尽快出台

  此前在多个城市发生的学校操场跑道散发异味导致学生身体出现异常状况的事件,近来有媒体进行了跟踪调查采访,发现这并不是个别现象。截止到目前,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毒跑道”已经至少波及江苏、广东、上海、浙江、江西、河南、北京等地,事发学校多名学生出现流鼻血、咳嗽、头晕、反复发烧等症状。
     经过记者调查,造成跑道带毒的原因普遍是因为跑道材质不可靠,夏天经阳光暴晒、表面升温后散发出刺鼻的有毒气体,对在跑道上活动的学生身体造成伤害。对于此类事件,涉事学校有的已经拆除了有异味的跑道,有的在操场上覆盖了涂层,以降解空气中的有毒气体。也有不少地方教育局等有关部门已经在重新检测这些操场跑道,以确定进一步解决的办法。
     体育场、跑道是学校标配的体育设施,是教师学生进行体育教学的必须场所,跑道应该采用什么材料?对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状态有没有标准?对辐射物、散发气味有没有具体指标?专业人士表示,目前对于田径场的国家标准更多的是针对如何保护运动员身体和进行训练、比赛而设计的,对于所用材料并未有明确严格规定,而且学校在建设操场时可以选择采用,并不强制。同时有的学校在进行操场建设招标时对技术指标并未有明确规定,企业为了降低造价追求利润,也会将一些废旧垃圾捣成微颗粒,掺到塑胶跑道的粘稠剂里,在特殊的条件下如阳光暴晒、长时间高温等就会散发有害气体。  
     学校是学生生活学习的重要场所,是除了家庭之外停留时间最长的地方,学校作为学生的监护方,理应对学生的人身安全负责,在修建与学生密切相关的相关设施时,理应遵循最严格的标准。但是学校作为使用单位,并不具备体育场建设的相关专业背景和知识,由学校验收时对场地是否符合标准做出判断是不切实际也是强人所难的,更何况目前还没有一个体育场材料安全国家标准。  
     没有国家强制标准,也没有具体的检测验收和施工规范,缺乏有效监管,仅靠施工单位的良心和道德底线自我约束,这种逻辑是不符合常理的,也是不可能成为社会公约的。尽快完善对塑胶跑道材质、铺设工艺和挥发性气体的标准制订才是当务之急。这个标准由哪个部门牵头制定?虽然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是最终的使用者,但显然都不具备相关的专业能力和资质。
     亡羊补牢,为时未晚。教育部门和相关学校已经做出了紧急补救措施,现在急需相关部门重视这个问题,联合商定有关措施,尽快出台国家标准。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