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欧锦赛——欧锦赛上的“中国存在”

  在法国对罗马尼亚揭幕战结束后涌向地铁一眼望不到边的人流中,我突然看到前面不远处一个人运动服后背上赫然写着“北京市东城区”几个大字。开始以为是来看欧锦赛的国内同胞,等挤近了才看清是个“外国人”,这个身高1.90米的帅哥来自摩纳哥,他去过中国,但这件衣服是他在法国南部的中国朋友送的。他说法国南部现有很多中国移民。
  我没来得及问为什么,但为什么他选择这样一个场合来穿这件上衣呢?
  1998年我到法国采访世界杯,一天在新闻中心遇到一位华裔“土著”工作人员,心中有种莫名的亲切、激动和感动。如今,哪个大赛上没有来自中国的志愿者?本届欧锦赛圣丹尼新闻中心就至少有两个,一个男孩来自山西,我问那个女孩是哪儿人,“河北”,问答之间已根本没有“他乡遇故人”之感。下地铁前,前面站着两位说汉语的女孩,我既没问、也没打招呼,她直接用(山东)普通话说,“我下车了,你们坐吧!”
  仅仅在十几年前,一说“世界杯上的中国元素”,没有中国队怎么办?全是什么纪念章、钥匙链、包、吉祥物……皆为“中国制造”之类,一个赚几分钱的那种。
  从南非世界杯起,保定太阳能企业“英利”成为世界杯上第一个中国产品广告商,世界杯赛场上第一次出现了中文广告,2014年巴西世界杯,除“英利”外,还有些外国产品以中英文名字交替出现,如“嘉实多”等。但“英利”有些像国际足联赞助商“俄罗斯天然气”,非易卖商品,经常受到国家政策和贸易壁垒的影响。
  本届欧锦赛最大一个“中国存在”是青岛海信电视,揭幕战反复出现的中英文广告也开创了欧锦赛56年历史上的第一次。新闻中心所有的大电视,埃菲尔铁塔下“球迷广场”的巨型电视屏幕,都来自海信,虽只是用于“欧锦赛”,但中国产品确实是“冲出亚洲,走向世界”。而且更让我感到自豪的是,海信的董事长、首席工程师都是我山大同级不同系的同学。唯一一个小小的遗憾是,新闻中心那么多超薄、超清晰海信电视,我整整看了大半场瑞士对阿尔巴尼亚的比赛,楞没发现海信牌子和标志在哪。我知道是海信,但国外人知道吗?
  这届欧锦赛上还有个比海信电视更大的中国存在——中国人的关注。虽获得欧足联正式采访证件的还只有十几个人,但QQ直播、微信直播……英格兰与俄罗斯球迷在马赛赛前赛后互殴,多家中国视频媒体皆现场直播,此非“吃饱了撑的”、而是“严重关注”。
  “(严重)关注”是什么?我想说的不只是“关注力是‘眼球经济’、也是生产力”,“关注”实际上很可能还是现代物理量子力学中“观测坍塌(宇宙中最基本的粒子活动,在人类的观测下会发生坍塌)。”在社会学上的体现——关注本身就是一种力量,一种非常神秘的力量。而且,关注很可能仅仅是改变的开始。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