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资本“远水”与中国足球的“近火”
前阵子中超赛场,发生了一桩“救火”的故事:得益于著名民族品牌TCL的助力,之前一直为保级苦战的辽宁宏运居然在主场3比1爆冷击败了高居积分榜第三的上海上港!都说资本和足球是“远水”和“近火”的关系,虽有因果之系,但相拥相融总还需要一段时间、一个过程,可就本次TCL和辽足的“联姻”看,的确是“远水救了近火”。
作为辽足胸前广告冠名商以及后续发展的重要合作伙伴,TCL的资金支持自然是球队战绩蹿升的重要诱因,但更重要的,是在沈阳打造“足球之都”大背景下政府部门、体育部门以及其他相关部门对辽足这面辽宁、沈阳足球旗帜的大力支持——据了解,辽足已经启动了“复兴计划”,依托各方资源,将在一线队、青年队、青少年梯队以及俱乐部软硬件等方面下大力气,力争完成2016赛季联赛保10争8、2017赛季冲击联赛前6、2018赛季闯入亚冠的目标,重塑辽足辉煌。
由此,自然联想到了另外两件“救火”的事情:苏宁旗下的苏宁体育产业集团约以2.7亿欧元获得国际米兰约70%的股份;另一家神秘的中国资本更是以近5亿欧元的价格收购另一支米兰城豪门AC米兰的100%股份!昔日名震世界足坛的“米兰德比”,将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德比”。
更为夸张的是,这绝非中国资本逐鹿世界足坛的全部:近一段时间,以万达为代表,多家中国资本已经完成了对包括西甲球队马德里竞技、西班牙人、英超球队曼城、西布罗姆维奇、阿斯顿维拉、法甲球队朗斯等在内的多支欧洲一线知名俱乐部的部分或完全收购,遍览世界足坛,中国资本的身影已经无处不在。
诚然,对于大部分身陷债务危机的欧洲足球俱乐部来说(国际米兰、AC米兰截至2016财年的负债均为4亿欧元左右),强有力的中国资本的介入自然是巨大利好,但对于大部分只能算是体育产业、足球产业“门外汉”的中国资本来说,除了资金上的支持外,能够给予这些浸淫足球世界已久的老牌强队其他深层次的助力却是值得商榷的。中国资本这碗“远水”或许能浇灭欧洲俱乐部的小“火苗”,但想要在短时间内实现良性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其实无论是对于中国资本还是欧洲足球俱乐部来说,合作的基础还是应该建立在彼此沟通、信任、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如果中国资本只是为了迎合国内狂暴的足球热,想要将足球序列简单从国内延展到国外,甚至将国外俱乐部作为国内的附庸,国外俱乐部也只是看重中国资本的真金白银,而没有将其作为伴侣、伙伴,那这样的结合注定是没有未来的。
辽足俱乐部董事长兼总经理黄雁说得好,我们和TCL的合作,是战略性的长期合作,这基于我们有共同的信念——辽足想要实现自己的复兴,同时也愿意用足球和体育,报答家乡、报答国家;TCL则是民族品牌的佼佼者,他们也在孜孜以求用自己的实业报答我们的祖国。报国的情怀,就是我们共同的信念,在这个信念下,我们相信会有好的结果。
资本之“水”应该怎么救俱乐部之“火”, TCL和辽足已经给出了答案,但愿将来,中国资本能更多演绎“水乳交融”的好戏,而不是在“远水难救近火”的泥潭中无法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