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声音——亚冬会短板或成新机遇

  与夏季运动相比,冬季运动是“短板”;与冬季运动自身相比,雪上项目又是“短板中的短板”。在札幌举行的亚冬会,明显照出了中国冬季运动发展不全面、不均衡的一面。但就像需求是供给的压力,同时也是动力一样,亚冬会暴露出的中国冬季运动的短板,正意味着中国冬季运动发展的潜力和空间巨大,是挑战更是机遇。
    “恶补短板”是中国冬季运动眼下最重要的任务。比如越野滑雪、高山滑雪这两个冬季基础大项,比如速度滑冰长距离、冰球等,都是我们的短板。我们要珍惜北京举办冬奥会的难得历史契机,大力发展冰雪运动,我们要做的事情很多,要用的办法也有很多。本届亚冬会上一些处于热带或亚热带地区的国家和代表队的参赛,应该给予我们以极大的提醒和启示。
    比如亚冬会上绽放冰壶赛场的“沙漠之花”卡塔尔冰壶女队,比如女子冰球赛场上的泰国队等等。卡塔尔地处亚热带,天气炎热,国内连冰场都没有,更不用说冰壶场地。但即便如此,卡塔尔几个冰壶姑娘仍然开始了零零散散的训练,在国内仅有的冰球馆里开始了艰难的起步训练。尽管冰壶运动在卡塔尔十分小众,几乎没人感兴趣,更别说把它当职业。但这几个姑娘凭着热爱,凭着一股希望冰壶运动能够在“沙漠之国”开花结果的毅力和信念,愣是参加了本次札幌亚冬会。没有人关注的感觉是孤独的,但这种孤独却远远小于她们对于冰壶这项运动的热爱和坚持。
    而另一支“奇特”的队伍则是冰球赛场上的泰国队。当时中国队以15比0战而胜之。但泰国女冰姑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丝毫掩不住自己的兴奋和骄傲之情,因为她们明白以这样一支纯业余队,且只能在国内某购物中心冰球场业余训练的“准国家队”,要战胜中国队比登天还难。但她们已经站在了亚洲级别运动会的舞台上,于她们而言就是人生的豪迈和胜利。何乐而不为呢?
    这两个“例子”是不是能让我们受到很大的启发?我国的北冰南移西扩战略,是不是也能从中汲取点力量和智慧?任何一个项目的发展,群众是基础,信心最重要。只要下定决心,就没有办不到的事情。发展雪上项目和冰上项目,总比在卡塔尔和泰国要容易吧?改变“夏强冬弱”格局以及“冰强雪弱”态势,关键要培育一种冬季运动文化传统。所谓谋事在人。比如我国现有滑雪场约占全球总量的1/10,滑雪人才稀缺。但大雪球是由小雪球滚成的,几十年前几个人合伙在河北崇礼建起滑雪场,经过20年的发展,现在京津冀地区已经拥有全国滑雪场总量的13%,滑雪人口的34%。
    近年来,我国一些体育院校也陆续开设了冰雪运动专业,一些企业也开始大力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一些雪场甚至开办了滑雪学校。皑皑雪山,涓涓细流汇成滔滔江水。滑雪也好,冰球也罢,如何让大众从运动爱好到融入生活,需要一代代人的传承。冬季运动不仅仅是一种强身健体的运动,也是一种内涵丰富的文化,更是一种拉动经济发展的“银色产业”。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