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段世杰:这五年 我们关注全民健身

  从2013年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到现在,五年,国务院46号文件出台;五年,赛事审批制度取消;五年,多份提案获得国务院领导和全国政协领导肯定。十二届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在五年中多次就全民健身到各地调研,并取得了丰硕的调研成果和实践经验。今年“两会”期间,本报记者就此专访了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段世杰。

大众体育项目发展进入新阶段

    段世杰委员目前也是中国田径协会主席,记者的采访就从红红火火的马拉松开始,这也是目前最火爆的大众健身项目。段世杰介绍说,马拉松如今在中国每年不会少于400场,按平均一个马拉松2万多人计算,1000多万人次跑马拉松这种现象,在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具体和客观存在的健身场景。
    段世杰说,比如目前总局登山中心已经不仅是攀登高峰这种体育项目,项目开展也囊括了穿越、探险、休闲,具体项目涉及冰上马拉松、山地马拉松,可以说越野性质的野外生存活动风起云涌,项目的发展恰恰对应了我们国家经济发展目前的状况,目前我国居民文化层次相对比较高,家庭生活比较安稳,一批中产阶级诞生,他们追求体育与休闲,因此体育与旅游、与健康等交织在一起。比如乡村马拉松,就是一家三口,带有旅游性质,因此可以说大众体育和体育经济的发展互相交织,这种发展速度也是难以估算的。
    段世杰表示,两年来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对大众体育和体育产业进行调研,发现了很多喜人的现象。例如去年在上海淀山湖,有一个水上项目,叫美帆俱乐部,买了100条初级帆船,吸引了附近的学校让孩子们体验帆船活动,不仅锻炼身体、了解海洋知识,从中还发现培养有禀赋的孩子,事实上在全国范围内这个项目过去重视不高。我国有1800公里海岸线和30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洋面积,属于海洋国家。我们过去在这方面项目的教育、在实践方面关注得还是不够,我们的海洋文化、海洋运动发展得还不够好。美帆的老总就曾推演说,我们如果推广海洋项目,就能构成相当大的体育产业,会拉动不仅是休闲,还拉动制造,旅游相关的产业链。这些年的调研中,我们感觉政府制定政策、放权、提供服务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行业协会如何进一步释放能量,如何健全社会组织等等,都是大众体育健康广泛开展的重要环节。

发展大众体育还需深入研究

    在外界看来,取消赛事审批是一个标志性事件。段世杰介绍说,取消政府审批应该是全国政协双周协商座谈会的成果。
    段世杰说,面对大众体育的蓬勃发展,将来我们还要研究政府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拿马拉松来说,42公里比赛,断绝交通、提供安保服务,政府要支持,行业协会技术的引领和标准的管理,国际的经验引到中国来,这些都是很重要的问题,因为没有良好的服务和保障就不能进一步激发需求,而没有规则和规范也不可能让一项活动健康持续发展。
    段世杰表示,企业是助推健身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马拉松的背后有几十个赞助商,在这么大平台上展示企业和品牌,有利于塑造民族品牌,有利于提升中国的制造业水平。
    段世杰表示,十二届全国政协五年间体育界别的委员们紧密联系国家发展实践,在大众体育、体育产业方面展开了广泛深入的调研,积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同时不少调研报告、提案得到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特别是涉及体育部门之外的若干部门联动的一些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比如这五年中还有这样一个特别突出的成果,那就是体育界别的委员对健康防护师列为国家职业大典中的贡献,可以说开辟了这么一个行业,大众健身条件得到巨大改善。所以说这届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应该是下了一定工夫,几个提案得到肯定,为大众体育发展,包括体育产业规模扩展的瓶颈问题,建言献策,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