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破解健身扰民——不要为“广场舞”对号入座

  近日正式实施的新版《北京市全民健身条例》中关于健身活动“不得扰乱公共秩序、宣扬迷信、影响他人正常工作、学习和生活”的规定最近一度成为媒体、大众热议的话题。
  其实这只是一项带有普遍适用性的条文,但很多人首先联想到的是一度引起社会、媒体普遍关注的“广场舞扰民”,认为新条例将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当然也有人为广场舞“大妈们”着急,呼吁社会关注这部分人群的健身需求,为她们寻找合适的活动空间。不过,对于“广场舞”来说,这样着急的“对号入座”是不是有些不公平?
  实际上,“广场舞扰民”这样的问题之所以会在全社会发酵并成为公众话题,并不是因为这个问题有多么普遍和不可收拾,而只是因为一些极端事件经过传播成为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由于这几年广场舞确实火爆,无论是从参与者还是旁观者的角度,生活中的每个人几乎都曾感受过它的巨大“魔力”。但说实话,真正感觉被“广场舞”干扰了生活的人并不是大多数。
  作为一个经常采访群众健身的体育记者,“广场舞”这种健身方式是我们最常见的一种全民健身形式,只不过由于它的特殊活动形式,在城市日益密集的空间中显得有些施展不开手脚。不可否认一些“广场舞”活动确实影响了别人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这是矛盾的根源所在。但我们应该看到,这种“扰民”现象并不是恶意为之,而且绝大多数是可以通过交涉改变的;我们更应该看到,无论采用何种形式,“广场舞”的参与者们都有越来越高的自觉性,尽量避免打扰他人。
  追求身体健康、寻求团队合作是很多中、老年人在退休生活中的最大诉求,广场舞以自己的特色满足了很多人的身体、心理需求,也因此才能如此流行和风靡。所以,要知道大妈们绝对不是为了找不痛快和白眼去跳广场舞的。虽然也许会打扰到别人,但那肯定不是她们的本意。
  无论我们对广场舞有什么样的立场,我们都不能否认这是一项广受欢迎的运动。如果不巧有扰民问题,我们更应该做的是带着理解、包容和爱心去解决这个问题。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