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繁荣发展全民健身运动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高度重视体育工作,总书记指出,体育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综合国力和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体育在提高人民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激励全国各族人民追求卓越、突破自我的精神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要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
    广西壮族自治区体育局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的重要指示和讲话精神,充分利用中央加强农村地区文化建设和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大机遇,依托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加快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以灵活多样的全民健身活动,不断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推动基层体育与文化深度融合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要情况是:

一、以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为纽带,构筑全民健身“大群体”工作大格局。

    从2009年开始,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以村级篮球场为突破口,统筹和整合村级社会事业项目,大力建设村级公共服务中心,打造融合体育活动、宣传教育、文化娱乐、信息服务、科学普及、卫生保健、计生咨询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夯实了农村群众参与体育健身的基础。截至2016年,全区共计投入近16亿元,建成8200个村级公共服务中心。自治区体育、发改、财政、文化、卫生、科技、计生、新闻出版广电等部门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和协调推进服务中心建设和后续管理、维护、运行工作。体育局还主动把全民健身工作的指标和内容列入新型城镇化、美丽乡村、精准扶贫、移民搬迁等重大工作中借力推进实施,纳入兴边富民行动、城乡风貌改造、石漠化治理及关于健康、养老、文化、旅游服务业发展等方面的议事协调机构,实现群众体育与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合力推进全民健身的工作格局和机制不断完善、渐成常态。每年41个自治区全民健身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都踊跃参与组织广西体育节等重大群众体育活动。

二、拓展服务中心体育服务功能,大力发展基层体育协会,为农村群众参与体育健身提供组织保障。

    如何让服务中心的体育健身设施充分发挥作用?体育局决定从抓基层体育健身组织建设做起,不断完善各级体育总会、行业体协、单项体育协会等体育社会组织,努力以健全的基层体育社团组织,拓展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的体育服务功能,在全区初步形成了相对齐全的各类体育社会组织体系。目前,自治区一级管理的体育协会有40个、体育类民办非企业单位59个;全区建有社区健身俱乐部283个、健身活动站点(晨、晚练点)7548个、国民体质监测站(点)138个,组建农民篮球队12085支,全区84.09%的行政村成立了篮球队。其中,来宾市还创新体育组织建设机制,全市725个行政村依托市、县两级财政支持,通过政府购买体育公共服务,建立起村级农民体育协会,并配备文体管理员专门负责乡村文体活动的开展。

三、依托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深入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丰富农村体育赛事活动供给。

    建立和建成相对完善的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为基层群众深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基础。广西依托综合文化服务中心, 以3年为一个周期,每年分别举办一次覆盖全、涉及面广的广西万村农民篮球赛、广西城乡万人气排球赛、“舞动广西”民族健身舞(操)大赛等群众体育品牌赛事,各地利用春节、三月三、农忙节、昆那节等少数民族传统节庆日,广泛组织开展各类体育活动,满足农村群众参与和欣赏体育赛事的精神需求。以2015第四届广西万村农民篮球赛为例,村级、乡镇级、县级、市级的比赛从春节开始一直持续至11月自治区总决赛,前后比赛达2.6万场次,参赛农民运动员近13万人,财政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入分别为565.5万元、1153万元,体彩公益金投入75.34万元。
    2016年体育局组织了广西万名全民健身志愿者服务百县千乡活动,组织1万多名志愿者深入全区111个县(市、区)的1123个乡镇和128个街道,开展为民服务“九个一”活动,即组织一系列纪念建党95周年“爱党惠民”体育赛事活动,开展一次体育扶贫千村联建共建活动,推广普及一项群众喜爱的体育健身项目,组建一支全民健身骨干队伍,树立一批全民健身工作典型,组织一次留守人员国民体质监测活动,参与一次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维护工作,组织一次体育彩票进基层活动,开展一次面对体育场馆设施的调查。经过近4个月的志愿服务,共联系了96家企业为贫困村捐赠体育器材155.5万元,组织了2.3万多人开展联建共建体育活动,组织21.5万人参与广场舞、跳绳、篮球等体育健身活动,让20万农村群众掌握了一项以上体育健身技能,并组建了1269支1.4万人的全民健身骨干队伍。志愿者们还通过各地主流媒体或自媒体等,传播全民健身信息10万多条(次),协助开展为群众免费检测国民体质监测合格样本4万多个,举办了300多场中国体育彩票进基层活动。

四、以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为主阵地,扩大与东盟国家和地区的群众体育交流。

    近年来,广西以开展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全民健身工程、“国门风采”全民健身示范工程为抓手,在防城港市的东兴市,崇左市的大新县、宁明县和百色市的靖西市等8个边境县(市、区)加大体育基础设施投入,形成了以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为网点,各类运动健身设施较齐全的体育设施网络。依托这些硬件基础,我们加强与东盟各国的体育交往,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举办了丰富多彩的群众体育对外交流活动。仅2016年,广西派队参加了越南谅山庙会足球、羽毛球友谊赛,越南禄平县2016“三八”国际妇女节活动,邀请越南客人参加2016年中越(凭祥—谅山)青年足球、象棋友谊赛和2016中国·百色靖西乒乓球国际邀请赛等赛事。边民之间的体育交流活动也非常活跃,如崇左市龙州县金龙镇每年的侬垌节,都会吸引越南边民数百人参加,投绣球、板鞋竞速、滚砧板、田间象棋等富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的体育活动增添了节日气氛。通过系列体育赛事和边境群众体育活动,不断扩大中国与东盟各国的群众体育对外交流,为营造和谐友好的睦邻关系,提升国家形象发挥了积极作用。
    近年来广西体育局结合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在推进全民健身工作方面进行了不少探索,取得一些成绩,但是与构建比较完善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要求,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与发达省(市)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目前,广西还有54个贫困县,538万贫困人口,是全国贫困人口数量超过500万的6省区之一。全区贫困人口贫困程度深,减贫成本高,特别是公共体育设施需求大,但投入不足,体育脱贫难度大,要完成2020年人均体育场地1.8平方米,任务非常艰巨。
    下一步,体育局将以广西倾力打造北部湾经济区、西江经济带两大核心增长极,沿海沿江沿边“三区”统筹发展的区域发展战略为契机,组织实施“基本公共体育设施扶贫工程”,支持54个贫困县基本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支持全区5000个贫困行政村及其自然村一级基本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力争5年内实现县县有全民健身活动中心、乡乡有灯光球场、村村有健身设施,基本满足贫困地区各族群众对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需求。
    广西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41.2%。美丽的广西生态优美,一年四季适宜开展体育健身活动,各族群众健身需求非常强烈,广西体育局将继续加大对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投入的力度,积极争取国家体育总局等各部委在今后公共体育设施项目及相关赛事活动方面给予更多支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广西新建更多公共体育设施,为群众健身服务,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广西壮族自治区体育局副局长 卢意文)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