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声音:听取居民意见 增加健身场地

    在利用腾退空间建设健身场地方面,北京市海淀区田村路街道办事处获得了一些经验,为此,采访了该街道办事处副主任许梅。
    记者:为什么把拆违后的土地规划成健身场地?
    许梅:对于土地的再利用,街道办事处广泛征集了居民的意见,发现居民要求增加健身场地的呼声最高。建成健身场地,是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以人为本,促进全民健身。
    记者:在清理的过程中如何克服阻力,实现良性循环?
    许梅:因地制宜,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政策。一是,对于有合法经营权的废品收购站,街道多次做思想工作,采取服务外包,定额补贴的方式,与原废品收购站签订维护协议,街道负责指导监督,废品站经营者享受补贴负责场地维护,成功防止了废品收购站关停后反弹。二是,选择委托管理,自负盈亏。街道委托健身俱乐部维护管理,将场地划分出公益时段和商业时段,受委托方全面负责场地设施维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记者:拆违建体育场地后,田村发生了哪些变化?
    许梅:最大的变化是环境变好了,群众健身积极性更高了。近年来,我们协调各方面力量,整治附近环境,比如封堵开墙打洞、规范不合理经营、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等,现在街道两边干净整洁了很多,走在大街上心情也更舒畅。群众有了更多健身场所,健身的积极性更高了。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