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省港杯——不惑省港杯的启示
不知不觉间,省港杯即将步入不惑之年。
省港杯创立于1978年,当时通过广东省和香港方面的共同努力,这项足球赛事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应运而生,它在中国体育发展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1979年1月21日,首届省港杯第一场比赛在广州越秀山体育场打响。从那以后,每到岁末年初,该赛事便在广州、香港两地以主客场的方式轮番进行。在刚刚过去的周末,第四十届省港杯在广州落幕。
一项关涉粤港双方的地方性足球赛事对于中国足球而言或许无足轻重,但如果站在历史和文化的高度审视省港杯,就会发现,这项举办了四十届的比赛已然展现出了文化活力。
在最初的十几年中,省港杯展现出朝气蓬勃的景象,这不仅得益于粤港两队均派遣最强阵容出战,而且还受到广大球迷追捧,而且中央电视台连续多年转播比赛。当年,容志行、陈熙荣、何佳、黄德保、古广明、赵达裕、黄军伟、吴群立、池明华、谢育新等广东名将齐聚绿茵场,独领南粤足球风采,激烈争夺的场面至今令人记忆犹新。
不要小看每年仅两场比赛的省港杯,历经似水年华,它在某种程度上已将改革开放后的广东足球浓缩为一部历史,成败荣辱、喜怒哀乐,在这本书中都可以找到相应章节。
放眼中国足坛,像省港杯能够举办四十届的赛事似乎还没有,即便每年举行的中国足球顶级联赛,也因名称的变化,尚未达到“不惑”。
文化有时要靠岁月积淀,如果不顾传统,一味强调接轨,那么许多优秀文化就可能在改变的过程中消逝。
现在,中超联赛的冠军奖杯被称为“火神杯”,奖杯主体耗用千足金5.5公斤,底座为新疆和田玉。从价值、质地等方面考量,显然超过以往顶级联赛使用的奖杯。然而,若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思考,它与过去中国足球顶级联赛的那只旧奖杯相比,显然太过年轻。
那只旧奖杯的造型并无出奇之处,大概还属于景泰蓝工艺。虽然如此,但它却具有许多传奇故事。其中最著名的是:“文革”期间,这只奖杯被纳入“四旧”范畴,随时有被毁掉的危险。当时,中国足协的工作人员韩重德冒险将奖杯藏入一只鞋盒放在床下,最终使它免于“粉身碎骨”的结局。“文革”结束后,当全国足球甲级联赛重新恢复,这只奖杯重见天日,直到中国足球实行职业化改革的甲A联赛,它一直作为冠军的见证者。至于它后来的身世,已经很少有人知道了。
刚刚结束的第四十届省港杯,让人浮想联翩。尽管在其发展过程中曾出现过波折,但它毕竟克服了重重艰难走到现在。中国足球乃至中国体育还有不少这样的传承,这是一种文化,不仅承载着过去,也昭示着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