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彩票产品——彩票产品设计应更加精细化

  作为财经媒体人,胡健最关心体育彩票全年销量情况。2019年,胡健策划了一篇彩票销量遇冷下滑的稿件,问题聚焦:为什么现在中国人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能力增强,中国经济增速仍保持中高速增长,但是我们的彩票销量却出现下滑。“是中国人不爱买彩票了吗?”胡健认为这个问题值得长期跟踪,研究。

  “彩票销量下降,如果按照分省数据来看,大部分省份都出现销量下滑,这不是地域原因,而是普遍现象。”胡健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源自三个方面——第一,快开,高频玩法从严管理,场次减少,彩民未能将消费转移至其他彩票类型中,导致绝对量下降;第二,2018年有世界杯,对竞彩销量有大幅拉动,而今年没有大型赛事带动竞猜市场。第三,近两年互联网彩票正面临最规范管理,以往有人通过各种形式在网络上下单的彩民,因为相关渠道被关闭,而减少了彩票购买。

  影响销量的原因除了玩法自身,还有经济大环境的因素。“这个没有经过严肃地调查论证,中国经济和居民收入增长速度有所放缓,而彩票对百姓来说属于非必需消费品,外加现在无论是网络购物,海淘还是移动支付等都已经渗透至中国三四线城市甚至是广大乡村,老百姓消费选择更多了,以抖音,手机游戏为代表的文化娱乐消费供给也越来越充足,彩票作为一种公益、娱乐消费品,可替代性变强了。”

  “从财经角度看,丰富产品种类和形式,增强彩民对体彩的黏性,扩大销量,有助于中国大众体育事业推广中更好地发挥彩票作用,突出彩票的公益属性。”胡健认为,目前体彩对高频等玩法的调整是一种风险防控,“在快开和竞彩实际推行中,由于彩票的投机性,且购彩者参与门槛较低,的确容易导致一些不理性彩民盲目购彩,超出自己经济能力购彩,引发家庭甚至是社会矛盾,这是客观现实问题,不能回避。”

  胡健建议在产品设计和销售中,应该正视彩票的投机属性。“一些措施不宜一刀切,但可以把产品设计的更加精细化,人性化,可参考游戏中的防沉迷,分级管理以及个人消费上限等办法,在加强监管的基础上,搞活市场,取得彩票公益性和娱乐性的平衡。”(转自12月13日《中国体育报》07版)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