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体育局局长谭景峰:弹好前奏曲 搭好练兵场

  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以下简称“十四冬”)将于2020年2月16日在内蒙古自治区开幕。为了成功举办这届2022年北京冬奥会前我国规模最大、专业性最强、水平最高的冬季项目运动盛会,目前大会的筹备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十四冬”将为我们呈现出怎样的盛景,本报记者专访了内蒙古自治区体育局局长谭景峰。
  记者:“十四冬”在内蒙古举办有哪些重大意义?
  谭景峰:“十四冬”是自治区成立70多年来首次承办全国大型综合性运动会,是展示内蒙古、宣传内蒙古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难得机遇和重要舞台。本届运动会的主题是“点燃冰雪激情,放飞中国梦想”。本届运动会将遵循精彩、难忘、安全、节俭的办赛理念,成功举办“十四冬”,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发展体育事业、冬季运动、筹办和参加北京冬奥会重要指示的生动实践;是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号召的助推器;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前我国举办的规模最大、专业性最强、水平最高的冬季大型综合性运动盛会,承载着为北京冬奥会弹好前奏曲、搭好练兵场的重任。“十四冬”在内蒙古的举办,将极大的带动群众性冬季体育运动发展,带动冬季竞技体育项目快速发展,带动冰雪运动设施建设、带动体育产业发展。
  记者:内蒙古为办好全国冬运会做了哪些方面的准备工作?筹备工作进展如何?
  谭景峰:自国务院批准内蒙古自治区承办“十四冬”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十四冬”的筹备工作,强调要把办好“十四冬”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把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贯穿始终,办出一届体现新时代、新气象,精彩难忘的冬季运动盛会。
  目前,“十四冬”各项筹备工作都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一是成立了“十四冬”筹委会,全面组织各项筹备工作;二是广泛开展了“十四冬”宣传工作,营造“十四冬”冰雪运动的浓厚氛围;三是高质量推进场馆建设、改造工程;四是创新了火炬传递活动;五是强化了市场开发活动;六是全方位加强综合服务保障工作;七是积极推进竞赛组织工作;八是大力普及群众性冰雪活动;九是积极做好备战参赛工作。在国家体育总局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统一部署、坚强领导下,我们将加快提升冬季运动竞技水平,推动冰雪运动普及和发展,全力做好各项筹备工作。
  记者:本届冬运会将有哪些创新和亮点?
  谭景峰:与往届冬运会相比,“十四冬”在赛事组织、项目设置等方面都进行了重大调整和创新,比赛规模有所扩大、参赛人数大幅增加,提出了多个首创举措,实现了本届冬运会的六个“第一”:第一次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单位组团参赛,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全国冬运会”;第一次与冬奥会项目设置全面接轨;第一次设置冬运会群众竞赛项目;第一次设置冬运会夏季竞赛项目;第一次在国外设置比赛项目;第一次在内蒙古举办。
  记者:近年来,内蒙古大力发展冰雪运动,目前有哪些优势项目?备战“十四冬”的情况如何?
  谭景峰:内蒙古在冬季两项、速度滑冰、短道速滑(青年组)及钢架雪车项目上具有一定优势。
  目前,内蒙古已有9支项目队,在训运动员达到220人。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内蒙古通过自身培养、引进交流、联合培养等措施将实现7大项15分项的全面参赛,在成人及青年共计141个小项上参赛项目也将达到90%以上,仅自身培养的运动员就占到68%,较上届新疆冬运会有了大幅度提高。
  为全面做好“十四冬”备战工作,努力实现“十四冬”参赛出彩的目标,自治区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一是大力组建冰雪专业运动队,通过交流引进、重点培养等方式,组建了速度滑冰及速度滑冰项目青年队、短道速度滑冰、冬季两项、越野滑雪、单板滑雪和冰壶等队伍;二是创新思路选拔人才,顺应国家体育总局选材方案,积极开展跨界跨项选材活动,争取为国家队输送更多的优秀人才;三是全面提升训练水平,坚持“请进来、走出去”发展战略,有计划、有目标地聘请执教水平高、专业能力强的国内外教练员,促进自治区冰雪项目运动水平的提升,并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面向全国招聘优秀体育人才,加强与东北三省、新疆、解放军之间的横向联系;四是冰雪人才培养有序推进,以内蒙古冬运中心、内蒙古体育职业学院为依托,成立了“内蒙古冰雪运动青少年训练基地”,为承办冬运会、备战冬奥会储备优秀人才。

  记者:为喜迎“十四冬”,内蒙古如何营造群众冰雪运动氛围?
  谭景峰:以成功承办全国“十四冬”为契机,自治区体育局积极将冰雪运动与蒙元文化、草原文化相结合,打造独具内蒙古特色的“冰雪+草原”体育文化品牌。每年举办“百万青少年上冰雪冬令营”、冰雪那达慕、冰雪嬉乐会、冰雪嘉年华、冰雪艺术节等活动,组织开展了两届内蒙古冬季运动会,参与冰雪运动的人数连年增加,已经形成品牌效应。同时鼓励各盟市根据本地特色,积极开展冰雪那达慕、冰雪嬉乐会、冰雪嘉年华、冰雪艺术节等活动,打造“一地一品”的区域性冰雪品牌,构建特色群众冬季项目活动体系。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以来各盟市开展的以冰雪为主题的具有较大规模的体育文化活动达100多项次。通过开展系列冰雪活动,扩大了冬季冰雪运动覆盖面,夯实了冬季运动群众基础,为自治区承办全国“十四冬”营造出良好的氛围。
  记者:冰雪运动进校园开展情况如何?采取了哪些工作推动冰雪运动进校园?有哪些学校比较有特色?
  谭景峰:为弘扬奥林匹克精神,推动“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提高校园冰雪运动普及,自治区积极组织推进“冰雪进校园”活动,遴选优质学校建立试点,引入社会力量共同运营,打造具有本地化特色的“冰雪运动特色学校”,校园冰雪运动开展如火如荼,成效显著。
  近年来,呼伦贝尔市不断加强冬季冰雪体育运动工作,在冬季体育项目后备人才培养工作上坚持“以活动促普及、以竞赛促发展”的指导思想,积极开展“万名青少年上冰雪”活动、“普及中小学生冰雪活动”,并每年举办全市青少年速度滑冰锦标赛、速度滑冰传统项目学校比赛、青少年越野滑雪锦标赛等,通过比赛发现人才,培养锻炼人才。呼伦贝尔市170多所学校已开展冰雪体育课,约10余万学生参与。呼伦贝尔市体校还成立速滑、短道速滑、男子冰球、越野滑雪等冬季项目运动队。
  2018年初,自治区首个“青少年四季冰场”在呼和浩特市北垣小学建立,场地面积300多平方米,场地采用高分子聚乙烯材料,不受季节和气候影响,可全年开展冰雪类项目。北垣小学现已开设滑冰、旱地冰壶、旱地冰球等课程,建立起冰球队、速度滑冰队、雪狼冰雪运动俱乐部等校园组织,聘请具有专业水准的专职教练员开展教学及日常训练工作。目前北垣小学已实现学校各年级40多个教学班冰雪相关课程的全覆盖,直接参与活动学生人数2000余人,间接带动及影响4000余人,取得很好的社会反响,树立起良好的示范榜样。
  今年10月中旬,呼和浩特新城区丁香路小学正式开设轮滑课程,通过类冰雪课程推广“冰雪运动进校园”活动。轮滑项目受场地、气候因素制约小,技术要领又趋近于冰雪运动,适用于绝大多数学校,适宜大范围推广,有助于加快“冰雪运动进校园”活动的快速推广。
  记者:如何将“冷冰雪”化为“热资源”,利用冰雪运动推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谭景峰:为把“冷冰雪”化为“热资源”,一是为广大群众打造冬季健身运动平台,推动冰雪运动的普及与开展。依托丰富的冰雪资源,自治区体育局把内蒙古冰雪那达慕、“百万青少年上冰雪”冬令营等作为品牌亮点活动进行宣传推广;同时,每年围绕1月18日“国际雪日”在全区各地举办丰富多彩的冰雪冬令营、冰雪嘉年华、冰雪艺术节,活动内容不断丰富,参与人数逐年增加。
  二是充分利用已有场馆设施,将滑雪场、滑冰场打造成冬季内蒙古及周边地区休闲娱乐健身的首选去处。目前,全区共有滑雪场26个,其中扎兰屯金龙山滑雪场、牙克石凤凰山滑雪场、赤峰美林谷滑雪场、阿尔山滑雪场、凉城岱海国际滑雪场能承办国家级赛事。共有滑冰场28个,其中室内滑冰场8个,内蒙古冰上运动训练中心、兴安盟滑冰馆、呼和浩特短道速滑馆能承办国家级赛事,冰雪运动场馆逐步完善并专业化。扎兰屯金龙山滑雪场、牙克石凤凰山滑雪场、赤峰美林谷滑雪场等地客流高峰逐年提前,每逢周末、节假日都会出现爆满现象,均需提前预约,其中不乏来自黑龙江、吉林、北京、天津等地冰雪运动爱好者,冰雪体育产业前景广阔。
  三是不断丰富冰雪类健身休闲产品供给。鼓励冰雪健身休闲与旅游、文化、教育、健康、培训等产业融合发展,积极推广冰雪运动健康服务。建设冰雪健身休闲产业孵化平台,支持冰雪健身休闲企业发展,开发以移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冰雪健身休闲服务。
  四是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以“十四冬”为契机,新建的场馆场地吸引了各种大型赛事前来“安家落户”。去年,自治区承办了2018至2019赛季7项国家级“十四冬”测试赛、“二青会”5项冰雪项目比赛、在内蒙古冰上运动训练中心举办的“十四冬”花样滑冰测试赛以及中国杯短道速滑精英赛首战赛,大型赛事的举办迎来了“远方的客人”,也带动冰雪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转自12月3日《中国体育报》01版)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