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端为满足健身多样化需求发力

  人民身体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全民健身是全体人民增强体魄、健康生活的基础和保障。从日前发布的《国家体育总局2019年度本级彩票公益金使用情况公告》可以看到,国家体育总局本级公益金近7成用于开展群众体育工作,总投入达到26.88亿元。体育部门在全民健身资金使用方面延续了以往普惠性特征,同时在服务国家战略方面有所担当。
  以助力脱贫攻坚为例,根据中央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在支持各地建设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时,统筹考虑贫困县、财政困难程度、西部地区等因素,在项目和资金安排上向贫困落后地区倾斜。同时立足于推进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总局2019年投入8.7427亿元公益金用于全国体育设施改善条件,资助全国各地的体育场地设施维修和体育器材设备购置,资金向不发达地区倾斜。
  近年来,各级体育部门也多措并举,助力脱贫攻坚,例如送体育赛事到老区,带动老区体育旅游业发展,为村民增加收入提供新出路,伴随着全民健身工作的持续深入,体育器材在村庄落地,在革命老区大山里也有了健身广场,人们的文化生活得到极大丰富。
  而在助力脱贫攻坚,推进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的同时,体育部门也不断优化供给,以满足群众健身的多样化需求。抓住健身器材智慧化升级的契机,开展智慧社区健身中心试点工作即是典型事例。国家体育总局办公厅在2018年6月印发《智慧社区健身中心建设试点工作方案》,在天津、山西、上海、江苏、浙江、重庆、陕西七地开展智慧社区健身中心建设试点工作。总局2019年本级公益金用于捐赠体育健身器材的部分,提到采购智慧社区健身中心健身器材用于支持7省市开展智慧社区健身中心建设试点项目。
  如今试点之一的南京市雨花台区西善桥街道智慧社区健身中心已面向社区居民开放。西善桥岱山片区是南京市最大的保障房小区。健身中心原本是堆满杂物的地下室,后来随着居民健身需求的增加,社区配置了乒乓球桌等设施,现在这里多了一批健身装备,升级为智慧健身中心。健身中心配套建设的客流和能耗监管系统、智能健身及配套设备和系统、智能化环境系统可实时了解和掌握社区健身中心客流量、设施利用率、能耗等情况,极大降低了人工成本,提升了居民健身便利性与舒适性,使社区健身服务更便捷高效。
  推进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发展,体育部门正在努力优化供给,满足人民多样化的健身需求。(转自7月7日《中国体育报》06版)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