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最后一公里”成为“幸福一公里”

  四年前,在里约奥运赛场,以菲尔普斯为代表的众多高水平运动员,身上有着明显的拔罐痕迹,这一中医传统疗法被众多媒体称为“神秘的东方力量”;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中医也充分发挥了防病治病、治未病的优势,在方舱医院,八段锦、五禽戏悠扬的习练乐曲时时响起。
  无论是在竞技体育领域,还是全民健身、全民健康领域,体医融合前景广阔,大有可为。
  东京奥运会、北京冬奥会日益临近,补短板、强弱项是体育战线需要解决的课题。奥体中心作为9个项目、19支国家队的训练基地,通过与专业中西医结合医疗机构的合作,补齐了高水平医疗保障的短板;强化了国家队难以就近就医、就近接受高水平医疗服务的弱项。更为重要的是,中医在健康关口前移、防伤防病、加速恢复方面具有先天优势,通过合作,将大幅提升国家队服务保障水平,探索“开门办体育”的新路径。
  另一方面,作为国家级全民健身示范基地,在全民健身、健康中国已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为群众提供举步可就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外,奥体中心还需要在科学健身指导、全民健身防护、受伤应急处置等方面加大力度,进一步布局。医疗康复中心项目的落地,恰逢其时。对于在奥体中心周边锻炼的群众来说,无论是有科学健身方面的困惑,还是寻求伤后处置、运动处方开具,都可以在医疗康复中心实现。
  昔日梗阻的“最后一公里”,如今将成为带来幸福和希望的“一公里”。(转自12月11日《中国体育报》01版)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