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赛区看冰上飞驰起舞

  北京赛区将承担北京冬奥会全部冰上项目的比赛,场馆既有新建场馆,也有在2008年夏季奥运场馆基础上改建的,目前已全部完工,“15块冰”打造完成。北京冬奥会倒计时一周年之际,本报全景展示北京赛区各个竞赛场馆的风采及亮点,为读者推荐各场馆的比赛看点。
国家速滑馆(冰丝带)

  场馆特点:12000平方米全冰面设计,可同时满足滑冰、冰壶、冰球等多项赛事。

  全球首个、全球最大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的冬奥速度滑冰场馆。

  打造平原地区“最快的冰”。

  世界最大跨度正交双向马鞍形索网屋顶。

  交通方式:地铁8号线林萃桥站

  比赛项目:速度滑冰

  比赛看点:2018年平昌冬奥会,高亭宇的男子速滑500米季军给了我们惊喜。2019-2020赛季速滑世界杯第三站,宁忠岩获得男子1500米冠军,并且打破了场地纪录,上一次中国选手在该项目上获得世界大赛金牌还要追溯到1963年。宁忠岩还获得了2019-2020赛季男子1000米总积分第五名,作为中国速滑项目一颗冉冉上升的新星,让人在北京冬奥会上对他有更多期待。

  荷兰作为速度滑冰王国,在国际舞台始终占领统治地位。2020-2021赛季国际滑联速度滑冰世界杯首站不久前在荷兰海伦芬举行,荷兰选手鲁斯特夺得男子5000米冠军,并刷新自己保持的场地纪录,另一位荷兰人斯豪滕以打破场地纪录的成绩夺得女子3000米金牌。他们都是北京冬奥会金牌的强有力争夺者。

五棵松体育馆

  场馆特点:6小时内可完成“冰篮转换”。

  冰场可在60米×30米和60米×26米两种尺寸间转换。

  电动伸缩看台可满足不同标准的场地比赛。

  照明系统各项指标均可达到HDTV超高清转播水平。

  显示屏具备现场同步直播、精彩瞬间捕捉、奇特镜头回放、赛况信息播报、计时记分统计等多项功能。

  交通方式:地铁1号线五棵松站

  比赛项目:冰球

  比赛看点:五棵松体育馆在北京冬奥会主要承担女子冰球比赛以及部分男子冰球比赛,最终女子冰球金牌将在这里产生。女子冰球比赛共有10支球队参加,排名世界前五的美国队、加拿大队等队进入A组,B组已确认的两支球队是排名世界第6的日本队和东道主中国队,另外三支球队将通过资格赛产生。根据赛程,B组5支球队将进行小组循环赛,前三名与A组5名按照排位进行四分之一决赛、半决赛和决赛。中国女子冰球队在冬奥会上的最好成绩是1998年女子冰球首次纳入冬奥会比赛项目时夺得第4名。北京冬奥会上,中国女冰将力争打入淘汰赛阶段,并向奖牌发起冲击。

国家游泳中心(冰立方)

  场馆特点:全球首个可进行“水冰转换”的场馆。

  春夏秋三季用于水上运动,冬季用于开展冰上运动。

  交通方式:地铁8号线奥体中心站

  比赛项目:冰壶

  比赛看点:冰壶项目非常适合转播,也是冬奥会少有的允许运动员带妆参赛的项目。目前中国冰壶国家集训队有男、女、混双队各2支,最终谁能披国旗而战尚可未知。中国队拿到了2020年冰壶世锦赛的满额门票,2021年世锦赛若顺利举办,将极大丰富他们的大赛经验。传统强国美国、挪威和加拿大都将成为北京冬奥会冰壶各小项的夺金热点。同样在“冰立方”,冬残奥会轮椅冰壶也将战火重启,中国轮椅冰壶队在2018年平昌冬奥会上摘金,这也是中国冬残奥会首金。2022年冬残奥会,他们又将有怎样的表现,令人拭目以待。

首都体育馆

  场馆特点:修旧如旧,外观保持具有50多年历史的体育馆原貌。

  最新声光电技术打造“最美的冰”。

  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

  冰面温差控制在0.5摄氏度以内。

  每年节省100多万度电。

  交通方式:地铁4号线、9号线国家图书馆站

  比赛项目:短道速滑、花样滑冰

  比赛看点:

  短道速滑

  武大靖作为平昌冬奥会短道速滑男子500米冠军,以及男子500米世界纪录保持者,近来状态不佳表现平平,他能否找回状态再创辉煌,值得期待。作为中国短道速滑新一代领军人物,任子威曾多次在世锦赛中夺得奖牌,2020-2021赛季全国短道速滑锦标赛中,他获得男子500米冠军。在前不久结束的全国短道速滑锦标赛、全国短道速滑冠军赛上,刚满18岁的小将朱祎玎打破了男子1500米全国纪录,可以说后生可畏,未来可期。

  短道速滑项目国际环境对中国队来说“危机重重”。作为目前世界女子短道速滑领军人物之一,荷兰选手舒尔廷自从在2018年平昌冬奥会上获得女子1000米金牌,此后她的竞技状态一直保持不错。我们熟知的刘少林、刘少昂兄弟带领的匈牙利队从平昌冬奥会异军突起,逐渐成为了奖牌的有力争夺者。此外,老对手韩国队一直处于世界短道速滑统治地位,在北京冬奥会的中韩大战无疑是值得期待的。

  花样滑冰

  平昌冬奥会上以0.43分之差败给德国老将后,中国双人滑头号组合隋文静/韩聪能否如愿登上北京冬奥会最高领奖台,继申雪/赵宏博后再次为中国夺得冬奥会花样滑冰金牌。越来越成熟的另一双人滑组合彭程/金杨在与隋文静/韩聪双双夺得2019—2020赛季大奖赛总决赛、2019—2020赛季、2020—2021赛季中国杯和四大洲赛亚军和冠军后,能否在北京冬奥会上再次包揽金、银牌。

  曾两次夺得世锦赛铜牌和平昌冬奥会第四名的中国男单名将金博洋,在家门口举办的北京冬奥会上将冲击多大的难度动作,进行几个四周跳,能否为喜爱他的冰迷们带来完美的跳跃和表演。

  近年来水平快速提升的中国冰舞组合王诗玥/柳鑫宇伤愈后,在北京冬奥会上期待他们能展示多年来在加拿大的训练成果,为冰迷们带来更加劲爆的表演,超越他们在2020年四大洲赛上第4名的成绩。

  中国女单在国际赛场上竞争力相对较弱,但近年来陈虹伊逐渐成长,在国外训练的朱易、林珊、李安琪进步很大,尤其是林珊目前已突破三周半的难度,她们谁能获得北京冬奥会入场券,比赛中会有怎样的表现,值得期待。

国家体育馆(冰堡)

  场馆特点:冰面下结构层平整度误差在±5毫米之内

  照明精准定位安装,冰面基本零光晕。

  可转化为花滑、短道速滑等项目。

  具备冰场和夏季项目“两栖”功能。

  交通方式:地铁8号线和15号线奥林匹克公园站

  比赛项目:冰球

  比赛看点:国家体育馆在北京冬奥会主要承担男子冰球比赛以及部分女子冰球比赛,最终男子冰球冠军的争夺将在这里上演。男子冰球项目最大的看点就是北美职业冰球联赛(NHL)球员在缺席平昌冬奥会后重返冬奥舞台,必将全面提升比赛的竞技水平和观赏性。中国队与加拿大队、美国队、德国队同处A组,这也是中国男冰少有的能够与世界顶尖级选手同场竞技的机会。中国男队能否在冬奥会赛场上赢下一场比赛也是中国冰迷们关注的焦点。

首钢滑雪大跳台

  场馆特点:融入敦煌壁画中“飞天”元素。

  将成为世界首例永久性保留和使用的滑雪大跳台场馆。

  夏季可变身“滑草”“滑水”等项目,打造成服务大众的体育主题公园。

  交通方式:地铁6号线、S1线金安桥站

  地铁11号线西段首钢站(在建,2021年底通车)

  比赛项目:单板滑雪大跳台、自由式滑雪大跳台

  比赛看点:大跳台项目中国在单板和双板领域各有一位冉冉升起的明星,分别是单板滑雪大跳台及坡面障碍技巧运动员苏翊鸣和横跨三项的自由式滑雪运动员谷爱凌。出生于2004年的小将苏翊鸣在1月初完成了中国单板史上首个反脚外转五周1800度,宣告着中国单板成功进入“18”时代。目前横跨U型场地、坡面障碍技巧和大跳台3项的谷爱凌在北京冬奥会时是否还会报名3项,令外界期待,但在刚刚过去的世界极限运动会上,谷爱凌化身“劳模”摘得超级自由式滑雪U型场地、坡面障碍技巧2金和大跳台1铜,连创中国冰雪纪录,这也让大家对她在冬奥会上的表现期待更加了一分。(转自2月5日《中国体育报》06版)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