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中国安阳国际航空运动旅游节开幕

    伴随2012年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上阵阵发动机的轰鸣声,第四届中国安阳国际航空运动旅游节的大幕徐徐拉开。在国家体育总局安阳航空运动学校机场的一侧,各类的模型已经将安阳的天空装点得有声有色。经过一个冬季的休整,全国各地的航模爱好者们在这里用他们独特的方式,庆祝属于航空运动爱好者们的节日。


不知疲倦的人们


    “航模爱好者们是一群最不知道什么是累的人。”参加比赛的运动员们这样告诉记者,因为航空模型特别是参加比赛的固定翼飞机模型相对于其他模型来说体积较大,在运输的过程中较为脆弱,每个零部件都必须轻拿轻放,因此许多前来参加比赛的选手都是自己开车,经过一两天的车程,从全国各地相聚到安阳。
    除去旅途上的奔波,由于赛程以及空域的安排,参加航模比赛的运动员往往要在凌晨三点多起床,在天还没亮就已到达赛场,在车灯的照明下组装自己的参赛模型,几乎每一天的比赛都要从早上四点多一直持续到下午四五点钟。如此“残酷”的赛程安排不仅是对运动员的考验,更是对比赛裁判队伍的磨炼。作为本次比赛总裁判长的刘健每天都只有两个小时的睡眠时间,他充分肯定了在本次比赛中裁判队伍的表现,他说:“目前的这支裁判队伍正处于一个新老交替的时候,许多已退役的运动员和教练员都因为自己对于航模运动,对于飞行的特殊喜爱而加入执裁的队伍,经过连续几天的比赛,我对本次比赛裁判的表现非常满意。”


用行动实现梦想


    虽然航模比赛赛程艰苦,但阻止不了人们对于蓝天的向往和热爱,在无线电遥控特技模型飞机的比赛中,参赛选手们操纵着飞机模型,配合自己制作的比赛音乐,在空中做着各种富有挑战性的特级动作,一架架五颜六色的飞机在空中“翩翩起舞”,动作时而激昂时而柔和。代表石油体协参加本次比赛的段志勇告诉记者,目前能够运用到比赛当中的特技飞行动作已有上千个,但因为比赛时间的限制,每位运动员能在一套动作中表现出来的动作只有三十多个,如何配合音乐将三十个或大或小、或快或慢的动作进行精心编排和组合,是赢得比赛的关键。
    “航模运动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我国的航模运动正在向越来越美好的未来发展。”在已经“飞”了18年的段志勇的记忆中,“十几年前,全国玩航模的加起来也不过一百来人,北京市只有二十人左右,而现在仅北京参与航模运动的人数就有一万多,大家都是因为同一个爱好相聚在一起,人与人之间也没有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大家活动、比赛的氛围都十分融洽。”段志勇说,航空模型运动对于他来说,已不仅仅是一项健康的户外运动,而是一种梦想的表达方式,通过自己的双手,将自己飞上蓝天的梦想变成现实。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