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武清区办好马拉松赛事展示城市形象
马拉松运动作为跨越国界、超越种族的传统体育运动,早已在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马拉松文化”。作为具有良好群众体育基础的天津,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便举办过十五届颇具规模和影响的马拉松赛,并深受广大市民喜爱。天津市政府在努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也积极提倡并支持开展各种文化体育活动。为此,天津市体育局再次启动马拉松长跑赛事,并得到武清区委区政府的鼎力支持。
体育文化基础深厚
本届马拉松赛是天津马拉松历史上第一次在一个区举办。武清区位于京津两地之间、环渤海经济圈中心地带,古老的京杭大运河蜿蜒而过,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历来享有“京津走廊”的美誉,同时又于滨海新区共处天津城市发展主轴,发展潜力广阔。这次马拉松赛之所以选择在武清区举办,与武清区具有良好的群众体育基础并多次承办国内外较高水平赛事,有较强的大赛组织管理能力不无关系。
自2000年以来,武清先后举办了全国篮球、乒乓球、排球、蹦床技巧、柔道等国际国内重大赛事20余次。如中国——波兰女排对抗赛、全国男子篮球联赛决赛、天津―莫斯科男子篮球对抗赛、“鲁能杯”女子乒乓球俱乐部超级联赛(北京―河北)、天津女排―美国女排对抗赛、全国女子柔道冠军赛等,受到媒体好评。在满足了广大体育爱好者欣赏高水平体育赛事需求的同时,也极大丰富了城乡群众的文体生活。
比赛升级上水平
与过去不同的是,今年天津国际马拉松赛首次升级,定位为“国际马拉松赛”,其宗旨为“健身、健康、重在参与,与国际接轨。
为此,组委会多方积极邀请国内外高手参加全程马拉松赛,参赛人数达到万余人,涉及20余个国家和地区,参赛运动员水平和人数远高于往届。同时,本市市民参与热情高涨,各区县多家长跑俱乐部的业余高手报名参赛,市民参赛规模和水平超过往届。
国家体育总局田径管理中心副主任王楠指出,此次天津国际马拉松赛,具有赛事规模大、选手水平高的特点,必将进一步推动天津市乃至华北地区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也将对展示天津市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新成就,宣传和传播天津市城市文化,进一步彰显和提升天津市城市形象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各项筹备工作有条不紊
马拉松赛赛场开放,参赛者众多,且是一项挑战生理极限的运动。在开放性的道路上保障马拉松比赛安全顺畅地进行,是一项具有高难度的综合工程,涉及安保、交管、医疗救护、保险、兴奋剂检测、气象、环境、场地、器材等诸多因素。为此,天津国际马拉松赛组委会会同各相关部门成员多次深入现场,对具体工作进行逐项考察、研究和落实。
据了解,参与本次马拉松赛的裁判员、赛会服务人员及志愿者达到1200名,并经过严格的培训。赛区内两所定点医院对硬件进行了更新,沿途安排15辆救护车,以确保应急医疗救护。此外,赛事组委会还对饮用水、运动员及媒体定点宾馆的食品安全进行检测和检查,保证运动员的饮食安全卫生。
天津市体育局局长刘凤山表示,本次大赛的宗旨为“健身、健康、重在参与”,定位为有高水平运动员参与的、以市民为主体的国际马拉松赛。马拉松的赛场设在武清区,比赛线路是城市街道和国家级的武清开发区。就是要通过马拉松赛对武清区的宣传,集中展示出天津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更好地宣传天津的发展,彰显健康发展的城市形象,不仅要将此次比赛办成一次高水平、高质量的体育盛会,更要努力把这项赛事办成一次向世界展示天津、宣传天津的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