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退役运动员职业转换培训班反响良好

        2008年以来,江苏共举办退役运动员综合素质培训班6期,812名退役运动员参加了各类培训。通过培训,退役运动员调整了人生心态、转变了就业观念、提高了职业技能、提升了综合素质、增强了就业能力,顺利实现了从运动场到职场的转变。全省退役运动员就业率达到了90%以上,实现了退役运动员自主择业政策的软着陆。 

       对于多年来每天面对最多的是艰苦训练和激烈比赛的老运动员们来说,参加退役运动员职业转换培训班,接受与平时完全不一样的授课培训,到底对他们即将走上、一度困惑的未来之路有没有收获?有没有帮助?几位参加过综合素质培训的江苏退役运动员用他们切身的感受告诉我们答案。
        参加了第一期培训班的江苏技巧队退役运动员刘峰说,“通过培训班的学习使我恍然大悟,我不应该一直沉浸在过去,曾经的辉煌只能代表过去,走下领奖台,一切都要从头来,我要积极调整心态,转变自己的观念。”培训学习时间虽然不长,但刘峰感觉自己各方面能力都有了一定提高,对他后来的求职就业具有很大的帮助。尤其在他参加应聘南京体育学院继续教育部面试时深有体会,由于在培训时经历过模拟面试,并且学习过“语言表达”等课程,他最终顺利通过面试,找到了自己很满意也很适合自己的工作。
        一度曾抱着听着玩玩的心态来参加培训的江苏赛艇队退役运动员李立军,是在无锡当教练且有重要比赛任务期间参加培训的,但是半天的课程给了他“很大的震撼”,他感觉那些知识正是自己带队最需要的。他在参加培训与继续带队训练间抉择,最终征得领导支持,回到培训班学习,每天通过电话指导队员。他非常珍惜每一节课,回去还经常复习。在跟领导汇报工作中,有几次领导最后说,“立军,我发现你的表达能力和工作思路有进步啊!”李立军认为,自己的改变和提高都是能切身感受到的,而他带队的理念、方法也有非常大的提升。在学习的期间,他发现虽然是使用电话,但指导队员的效果却越来越好。
        江苏柔道队退役运动员杜芳芳踏入社会的第一份工作是做保险,由于行业跨度太大,刚开始接受不了,她适应了很长时间,一直在调整自己的心态。后来,杜芳芳参加了健身教练培训,通过考试顺利拿到证书,从此走上健身行业,一路都很顺利。杜芳芳很感谢体育局给提供的培训机会,她说,“大学生就业难,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字眼,而退役运动员就业,又岂止一个难字了得。从运动员到踏入社会这个人生转折点很重要,摆正自己的位置,给自己定个目标,态度决定一切。”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