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球中心“以赛代练”强化高球国家队建设
冯珊珊在LPGA文曼斯锦标赛夺冠,成为赢得四大高尔夫大满贯赛的首个内地球手。此战果引爆了国内外媒体,其轰动效应绝不亚于李娜去年在法网夺冠。
6年前才开始步入职业高坛的冯珊珊,成长如此之快,其后是否还有一批有潜力的“小珊珊”?面对2016年奥运会,她和她的队友会不会再创佳绩?用业内人士的话说——“小珊珊不会姗姗来迟”。
为什么?
据可靠消息,2016年高球入奥,总局小球中心和中高协强化了国家队建设,特别是确立了“以职业化为主攻方向,以女子为突破口”的战略方针,并以“四个坚持”作为保障。冯珊珊等一批小队员,就是为2006年和2010年亚运会而培养起来的。根据2016年奥运会她们的年龄和成长时间,如今,除冯珊珊之外还有10名年龄在20岁左右的国手:林希妤、王欣、石晓影、石昱婷、王馨迎、张维维、张玉阳、黎佳韵、阎菁、蔡丹婷。
“四个坚持”即坚持长期、艰苦、系统、科学的训练原则;坚持瞄准奥运,尽早、尽快进入职业圈摸爬滚打,以提高实战能力,积累比赛经验,增强战胜强手的信心;坚持提高技术的“赛练结合,以赛带练”的有效模式;坚持借助国家、集体、个人、企业四维一体的合力共赢共进。力求以此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竞技体育职业化道路”。
走职业化道路并非易事,一个职业选手要出好成绩,一般来说每年得参加20至30个职业巡回赛,其参赛费用一人一年最少得上百万元,所以,中高协也在积极地为国手和“未来之星”搭建参赛平台。如总资金分别为750、700万美元的汇丰冠军杯赛和宝马大师赛,送给中高协的参赛名额分别为4个和14个,还有年初在海口举办的2012年世界女子高尔夫球锦标赛,也给了中国许多“外卡”,冯珊珊参加并夺得团体、个人赛冠军。中国年轻选手从中获得了很多学习、锻炼和提高的机会。
据统计,2006年国内只有20个一般的业余赛,如今已发展到了120个比赛。其中有高水平的职业大赛欧巡赛、日巡赛、澳大利亚巡回赛认可的大赛:汇丰杯世界高尔夫球锦标赛、宝马大师赛、同一亚洲巡回赛,还有为培养后备力量和打造未来之星的汇丰杯青少年培训计划、高尔夫球进校园等。
2016奥运会,是否会涌现出更多的“小珊珊”?据中高协统计,现在中国的高尔夫球人口已达300多万,每年仍以20%递增,高尔夫球走进校园效果非常显著,现有5、6万小朋友正在练习高尔夫球。冯珊珊所取得的突破,其感召力可想而知。相信只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全心全意地支持高尔夫球运动的发展,“小珊珊”在中国高坛和世界高坛绝不会“姗姗来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