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访谈】易思玲归来 本站首度专访

伦敦奥运会首金得主易思玲7月30日凯旋,本站日前对她进行了专访,这也是她回国后首度接受专访。以下为本次专题访谈的照片及实录摘编——

 

 访谈现场

 

 

易思玲接受采访

 

 

专访后合影

 

 

第一部分 快问快答

 

问:星座?

答:金牛座。

问:血型?

答:B型。

问:除射击外的兴趣爱好?

答:除了射击,很多体育我都喜欢,喜欢唱歌、跳舞,还喜欢购物。

问:有没有喜欢的明星?

答:王力宏。

问:最喜欢的歌?

答:王力宏的歌。

问:最想去的地方?

答:有很多,现在最想的是家,一直都没有回家。

问:比完赛第一个电话打给了谁?

答:打给了爸爸。

问:电话中说了些什么?

答:我说爸爸你看我比赛了吗?他说,看见了,你很棒。

问:闺蜜是谁?

答:喻丹,我们基本上是形影不离。

第二部分 夺冠经历与首金前后

 

问:讲一下夺金的全过程,出征奥运这八天的安排。

答:从外观来看很简单,规律都是一样的,都是比较充实过的,但是内心可能更多的是比赛的渴望,渴望站到最高领奖台,渴望拿金牌。

问:对金牌的渴望会不会形成压力?

答:会,就是因为自己太想了,才会形成种种压力,自己显得很焦虑。

问:那如何调节?

答:听听音乐,看看书。

问:看的什么书?

答:《再苦也要笑一笑》,每天都会翻一翻,这本书里写的都是给予我动力的东西。

问:压力大时会哭吗?

答:不会,因为有教练陪着我聊天、陪着我玩。

问:都玩什么呢?

答:在房间里我一下蹿到她那去,看她在干什么。她说在吃东西,在看书。我就说,好吧,那我也在看书。就是没事总冲到她哪里去。

问:之前有没有想过这次拿金牌?

答:有想过。我想象力特别丰富,把所有的结果都想了一遍,包括失败,若是失败了我也能坦然面对。打不好也不会少一块皮,最重要的是战胜自我,享受过程。

问:决赛中你枪枪10环以上,如何让自己的心理一直保持在一个平稳的状态?

答:当时自己还是比较冷静的,第一想法就是,你怕他他更怕你。就和我那天看的鬼片《我的女友能见鬼》一样,那个男的看见个小孩,他以为小孩是人,就一直跟着他,其实那小孩是鬼。小孩躲到橱子里面,他就躲到橱窗旁边,小孩一看人没了就伸头出来左看右看,结果小孩一扭头,那男的“哇”一声就把鬼吓到了。就这个故事,让我觉得你怕鬼,鬼更怕你,所以不能害怕。

问:你开朗的性格和射击场上的沉稳,是如何转化的?

答:有时候觉得自己转换得不大好,但有时候就做得非常好,自己会完全融入比赛,享受过程,基本达到了忘我的境界。

问:这次奥运决赛达到这个境界吗?

答:算是吧,比较享受比赛,我知道有个选手一直打得比较好,我一直追赶她。

问:比赛时和教练有互动吗?

答:决赛的时候没有互动,但在台下的时候和教练有互动,她嘱咐我做好自己,展示自我。

问:比赛的间隙会和教练有眼神交流吗?

答:决赛时没有,完全打自己的,以自我为中心做任何事情。

问:说一下赛场上那个红色小水杯吧。

答:那是我的幸运杯,2010年自己买的,冬天很冷,我又很懒,早上起来不想烧水,有个保温杯的话,晚上就会烧好水倒在杯子里,第二天早上直接喝就好,特别方便。以前也没有特别喜欢红色,后来觉得红色比较吉利,就越来越喜欢了。杯子就像护身符一样,去赛场一定要把它搁在边上。

问:回国后这几天主要做什么?

答:这段时间主要是调整,这几年基本都处于一种紧张的状态,现在是调整休息的时间。

问:回国后这些天训练了吗?

答:没有,主要以休息为主。

问:回来后有没有回忆拿到金牌的那一刻?

答:我回忆的是感动。站在领奖台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奏起,全场的中国人一起唱起了国歌,声音特别洪量,而且还一直在摇着国旗,当时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觉得为祖国争光特别不容易,由衷地想感谢祖国和人民。

 

第三部分 成长经历与射击生活

 

问:如何走上了射击这条路?

答:其实是个意外,正好有教练来挑队员,因为我稳定性好就被挑进队了,而且爸爸特别喜欢体育,在走上这条路后他一直都是我坚强的后盾。

问:教练如何发现你稳定性好的?

答:叠弹壳。把平板放在手上,往平板上叠弹壳,我叠了7个,而且很多次都是,一般人叠3、4个也就倒了。

问:第一次打枪什么感觉?

答:当时我14岁,打枪很响,所以还害怕。可我第一次打枪就打出了一个10.9环,所有人都说我很强,一开始练就打得特别好,我就开始喜欢射击了。正是因为那发子弹给了我自信,让我爱上了射击,一直支撑我到现在。

问:你觉得射击对你性格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答:没有什么改变,我本来就活泼开朗,但我能收得住,平时嘻嘻哈哈的,训练的时候变脸特别快,前一秒还在笑,第二秒就是比赛的状态了。

问:会觉得自己是一个射击的天才吗?

答:会。我觉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种天赋,也都是天才,但也要后天的努力。

问:射击这条路走得顺利吗?

答:比较顺利,可能是因为我碰到了一个好教练。但其实这一路也有很多坎坷,在我最好与最不好的时候都有着不同的坎坷,但都是教练陪伴我左右。

问:有没有比较大的挫折或比较低迷的时候?

答:亚运会结束后。2009年到国家队后,我的成绩一直飙升,每次大赛都打出了自己的最高水平,世界杯拿冠军、世锦赛拿冠军、破记录。亚运会想在自己是东道主的情况下,拿出最好的水平,决赛105.9环,这是在决赛场上打过的最高水平。打完亚运会之后,心里有点飘,不像以前那么实在。教练发现了这个问题,她一点一点地把我纠正过来。那时也是我的叛逆期,和教练对着来,教练说什么我都反着来,教练很强硬的把我的态度扭转过来。

问:教练会训斥你吗?

答:会,还找我谈话,对我进行各种各样的帮助。后来世界杯,好几场打得都不好,就是因为这种心态存在,但我纠正了过来,总决赛中也能突破自我。这使我把自信心提了上来,然后我开始想奥运会、想“大满贯”,各种渴望都来了。

问:那有没有想过放弃?

答:没有。我会一直坚持。

问:在你成长的历程中,谁给予你的最大帮助?

答:教练和父亲。父亲在我最困难的时候起到了减压计的作用。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我会给父亲打电话诉说,爸爸会说:“没有关系,无所谓,你能一路走到现在已经很棒、很不错了,家里人都挺你。你回来还是原来的你,易思玲,不管怎么样你都是最棒的。”他就一直鼓励着我,特别感动。

问:在你低谷时教练给了你怎样的帮助?

答:她在训练和做人上都给了我很多指导,她是我最好的教练,最感激的人。生活上我们是最好的朋友,她就像妈妈一样对待我,我没事就会去她那里。和她在一起的时间比和我真正的妈妈在一起的时间还要长。   

问:她带了几个队员?

答:她之前带的队员比较多,差不多10个,大家都吃住在一起。

问:这样一个团队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答:很幸福。大家互相帮助,虽然说平时的训练和比赛上,大家有竞争,但我非常感谢他们,如果没有他们的话,也体现不了我的存在。

问:感觉你们整支射击队都特别团结。

答:我们是非常好的集体,大家互相支撑着,就是那种每个人支撑着每个人的感觉。这种集体是非常难见、难得的,身处其中有一种很幸福的感觉,像是兄弟姐妹。

问:射击对你来讲是爱好还是职业?

答:既是爱好也是职业,我很喜欢射击,所以偏爱好更重一些,但其实我一早就把它当成职业了。

问:射击对你来说是最重要的么?

答:射击对我来说非常重要,但最重要的还是我的家人。

问:这段路有没有让你遗憾的地方?

答:可能亚运会上的最后一发是我最遗憾的一次,如果最后一发打好了,更加提高我的自信。教练说,那次已经非常棒了,决赛打出105.9环。但我在心里一直有对那最后一发的遗憾,也是因为这个,心里比较浮,造成了之后走弯路。

问:可以看出你对自己的要求很高,生活中你的自控能力很强么?

答:对,教练说什么,我就做什么,控制自我。

问:每天的日常生活能介绍一下么?

答:早上6点半起床、出操,回来洗脸、刷牙,7点半集合,8点训练,12点排队吃饭,吃完饭后回屋睡觉。下午2点训练,3点半体育课,5点下训后就开始洗澡,洗澡后6点吃饭,接着是文化课,上完课写一下训练笔记,然后睡觉。这样的生活持续了四年。

问:有没有觉得枯燥?

答:有很多时候都觉得非常枯燥,但自己觉得已经习惯了。

问:刚来国家队时有没有不适应?

答:刚来的时候是不适应,总想着什么时候结束。现在无法结束了,而且也不想结束了。

问:有没有数过一天打多少发子弹?

答:每天打多少发都是定量的,140发是最多的,少的时候是80发。

问:射击项目上你的偶像是谁?

答:杜丽一直是我的偶像,我一直向她学习,这一点一直不会改变。

问:杜丽什么样的品质让你欣赏?

答:她很坚定,也很坚强,她站在场上的那种霸气是我特别想向她学习的。

问:你觉得你具备了哪些素质成就了现在的成绩?对射击运动员来讲哪些素质必不可少?

答:每个素质都必不可少,尤其是和教练的配合。

问:还有没有别的,像杜丽的霸气,是不是觉得一个运动员在比赛场上要具备这种霸气。

答:她有很强大的内心,霸气自然就有了,当然还有更深层的很多东西,需要慢慢挖掘。

问:你认为自己在射击方面有什么不足?

答:我的经验比较少,还要多向他人学习。

问:除了射击之外你还擅长什么体育项目?

答:田径,长跑。我以前练过田径,10000米是最厉害的。

问:是小时候练的么?

答:对,那会练田径很苦,天天拉着皮筋练腿部力量。田径训练也为射击打了非常好的基础。

问:平时会自己去长跑么?

答:有时候会去一下。

问:你们这有跑道吗?

答:有,我们的跑道比较小,300米,我们会多跑几圈。早操是两圈,或者围着射运中心跑一个大圈。

问:射击方面有没有什么最终的目标?

答:没有想过,但会一步一步走,我觉得现在不能着急,因为我还太小,走的路还比较长。

第四部分 “后奥运”生活与长远发展

 

问:奥运首金对你意味着什么?

答:自己更大的目标实现了,这是对我自身是肯定。我变成熟了,经验也更丰富了。

问:夺冠后生活上有什么变化?

答:变化很多,最大的变化是,我成了公众人物。

问:那成为公众人物会不会对自己的生活有影响?

答:不会有影响的,和以前一样。

问:这种突然之间那么多媒体关注你,有没有想过怎么应对,包括我们?

答:没想过,我还是实话实说,我训练上的有些东西不大方便透露,因为那是机密。

问:媒体太多,有没有感觉不舒服?

答:有,一下子接受不了,刚开始还有种新鲜感,后来媒体太多,有些受不了。

问:对父母有什么影响吗?

答:那天我拿金牌的时候,我爸电话都快打爆了,基本我打不进去。有点把父亲吓到了,基本上确定我要打奥运会后,他就离开家了,到现在都没回家。爸爸也很想回家,家里还有老人。

问:拿到奥运金牌已经实现了运动员最高的梦想,有没有想过之后会有什么新的梦想?

答:我的梦想就是让自己继续站在体育事业的大舞台上展示自我,要像王义夫一样,我要向他学习,因为他是好几朝元老。

问:有没有具体设想,下一场冠军要拿什么?

答:没有那种强烈的感觉,只觉得我现在要一步一步走,不能太着急,像以前一样。不能走弯路,因为以前吃过的亏太多了。我现在一定要戒骄戒躁,不骄不傲,做好自己,哪怕我拿了奥运冠军,我还是我自己,我还是易思玲。

问:什么时候能回家?

答:听队里安排。

问:多久没见过了?

答:一年了,一直处于封闭训练备战的状态。

问:家人不在北京会感到孤独吗?

答:不孤独,这个集体非常好,就和家一样。所以我经常说“我的集体我的家”,特别好。如果你们过年来看我们的春节晚会,就会感觉到那种气氛,平时的活动也能感受到。

问:是不是很久没回家过年了?

答:基本从练到现在,都没回家过过。

问:到哪个地方比赛也没有去转转、玩玩?

答:很少,就是在机场可以逛逛。根本就不出门,除了去比赛馆,就是在房间呆着,要么就是餐厅。

问:小姑娘都喜欢这种新鲜事物,有没有觉得没能过普通人的生活有点遗憾?

答:有想过,我们牺牲得也比较多,好吃的、好玩的都不能随意尝试。出去时也要注意,不能在外面随便吃东西,而且随时接到电话,就要回来。

问:奥运回来比较关注除了射击以外的哪个项目?

答:挺多的,我都在关注,为他们加油。

问:平时上网都做什么?

答:回来这么多天不知道和我一起的姐妹们过得怎么样,我会在微博上写,希望他们早日凯旋,希望她们发挥出自我水平。

问:接下来的比赛计划是什么?

答:在泰国的世界杯总决赛。

问:你好像特别渴望上学。

答:对,想学经济管理专业。

问:这次之后能不能实现这个梦想?坐到课堂里,训练就少了吧?

答:应该是可以。上学后训练会少很多。

问:说一下以后的生活,以后大部分时间要读书了,对生活的转换做好准备了吗?

答:我已经做好了准备,而且我会很坚强。

问:喜欢校园吗?

答:非常喜欢,向往很久了。本来2011年就要入学,后来又休学了。

问:会不会因为训练时间减少对射击的情感逐渐变淡?

答:不会。学习可以促进我更好地训练。

(专访:窦雨佳、邵帅、邢璐、付媛杰、周宇//摄影:邵帅)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