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游泳新人辈出之秘籍听唱新翻杨柳枝
如果说传统是基石、团结是力量,那么创新则是敲门砖。创新不是排斥传统,而是继承传统。“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翻新杨柳枝”,求新、求变的过程中,浙江游泳实现内在蜕变,这种蜕变的本质就是发展。
省游泳队“五泳道”的老馆,早就退出历史舞台。浙江是全国实行竞技体育“院校化”改革最为彻底的省份之一。当年的“省体工大队”,在2006年正式挂牌为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迄今前后累计投入15亿元,建成游泳馆、田径馆、自行车馆等多座国内一流的训练设施。在原来对运动员进行训练、生活保障外,又最大程度地提供科研、医疗、教学全方位支撑,这种体制创新,使训、学、研达到“三位一体”,这是竞技体育发展的国际化趋势。同时,运动系、项目管理中心和协会秘书处的“三位一体”,使各项目从高水平运动队到基层的延伸有了更好的体制保障。
与国际化趋势匹配的必须是国际视野、战略眼光——在家里看到的永远是家,走出去看到的才是世界。十多年前,省游泳队就开始尝试“走出去”。整支队伍开赴海拔1800米的昆明海埂基地。当年,进出云贵高原都是火车往返,单程40多小时;高强度的训练之余,跟队的文化课老师还要进行一对一的教学或补课。累是累,苦是苦,长期的实践证明,高原训练大大提高了有氧训练能力。在小试牛刀的创新中,浙江游泳以陈桦为代表的女子中长距离选手率先崛起。
而孙杨、叶诗文、吴鹏们,“走”得更远,走出了国门。2009年,澳大利亚著名游泳教练丹尼斯,向在国家队的浙江选手发出了邀请,“你们把孙杨交给我,我还你一个世界冠军。”北京的张琳、上海的刘子歌,当时已有过海外拉练的经历,但对浙江游泳选手来说还是空白。走出去的费用谁来埋单?举棋不定时,国家队大开绿灯,省体育局、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和相关市体育局大力支持。2010年初,朱志根带着几名队员开拔澳大利亚。从此,澳洲成了浙江游泳队的“加油站”,朱志根近三年来已带队去过4次。吴鹏则是另一种模式。25岁的吴鹏是浙江游泳队的“老大哥”,为实现父亲生前对他寄予的奥运奖牌梦,他提出到海外特训的想法,同样得到了批准。吴鹏的目的地是美国密歇根大学。他在海外训练最大感受是,从训练设施、装备到训练计划制定,无不渗透着高科技元素,而更重要的是这种方式有益于运动员的全面发展。
正是中国竞技体育特有的举国体制、举省体制,这些观念、理念上的创新才有了实现的可能。真正的成功,则是把创新的理念转化为行动,又用行动的成果检验理念。浙江游泳战线上的每一位都是践行创新的“战斗员”!
运动员的付出无须赘述。吴鹏在美国的训练生活,就是宿舍、泳池两点一线,除了高强度训练,租赁房子、开伙做饭、按摩理疗,所有这些都必须亲力亲为,没人帮你分担。不过,吴鹏从不断地钻研中获取快乐、汲取营养,也冲淡了远在异国他乡的艰难、寂寞、枯燥。
到了国外的练兵场,教练员的角色也不再是这么简单。丹尼斯的俱乐部地处澳大利亚黄金海岸,从训练设施到生活条件都是没法跟国内比。朱志根的身份既是教练,又是厨师、按摩师,生活起居事无巨细。当然,最主要的是“偷拳”。他手握着秒表,跟运动员一样整天蹲守在训练池边,观察丹尼斯的训练方法、模式。语言不通,他就琢磨动作、分析录像。几年下来,他的训练方法、手段悄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位游泳界的前辈这样评价:朱志根早就小有名气,又年过半百,居然能够敢于否定自我,冲破旧传统、接受新事物,仅凭这点就足够伟大!丹尼斯显然也早就把这位中国教练视为知音,他曾认真地说过,“朱指导,你不用再来澳大利亚了,下次,我到中国拜你为师。”可谓英雄惺惺相惜。
现代竞技体育的比拼,某种程度就是科技实力的比拼,任何一项运动都必须依靠科研、医疗的力量。与十几年前“上午一碗中药,下午一碗中药”的传统做法不同,由十多位专家、学者组成的科医攻关团队,开展训、科、医多学科联合攻关是浙江游泳队勇攀世界高峰的支撑与保障。由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李建设院长、张跃副院长分别领衔申报的项目得到国家体育总局奥运会攻关项目和省科技厅重大攻关项目的支持,并在伦敦奥运会的备战过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什么是科研攻关?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叶诗文在长期大强度、大运动量的训练中,出现机体免疫能力下降、出现失眠症状等问题。怎么办?这些看似并不算大问题,但科研攻关团队也是谨慎、科学对待与处置,经过会诊确定个性化对症方案,采用中药调理、给予营养补充既快又好地解决。当然,大多时候面临的问题比这要棘手得多。孙杨在大运动量训练和高强度比赛中出现了肩伤,省体育局副局长吕林亲自主持,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及时组织浙医二院等著名专家进行会诊,确定伤情,并采取有力的治疗措施。
科技的创新,同样可以转化为竞技赛场的“生产力”。孙杨的1500米项目有29次转身。如果每次转身所费的时间哪怕缩短一小段,那么累计提高的成绩也是令人惊喜的。这个问题,早就被科研团队“盯”上了。在浙江省队训练馆安装了专业的仪器,研究和改进孙杨的转身技术。科研团队通过研究监控反馈,发现如果加大团身幅度,加快团身速度,即可减少转身所需时间。教练对孙杨的转身技术进一步改进和优化后,帮助孙杨在伦敦奥运会1500米决赛上确立了明显的优势。
省社科院教授杨建华每次重温孙杨、叶诗文在奥运赛场升国旗、奏国歌的场景,都无限感慨:浙江地少人多、资源匮乏,浙江的异军突起,靠的正是创新。他一针见血地指出,“浙江的游泳选手屡屡拿金牌、破纪录,是浙江创新精神在体育领域的生动实践。”
(黄维 宋剑波 程士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