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校友谈体育:体育让我受益终生

    今年是清华大学体育部成立100周年,在12月1日举行的庆祝大会上,众多清华校友从各地赶来,他们中很多已经是白发苍苍的老人了。这些从清华走出,曾经或还在各自岗位上发挥重要作用的各行业精英们回首自己的路,都对在清华时所受到的体育教育和训练充满感激和难忘之情。
    世界著名的结构生物学家、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建系以来最年轻的终身教授和讲席教授、2008年从美国毅然回国全职任教的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施一公教授说起那段难忘的岁月充满了激情。1985年,施一公被保送到清华生物系,成为清华大学生物系复系后的首届本科生。在高中期间,施一公练过从800米到1500米、再到3000米的中长跑项目,但进入清华后,由于长跑队只招收专业运动员,为了进田径队,他便转练竞走,专攻5000米、1万米。施一公回忆起在清华田径队的岁月充满自豪和感激,他说,那时,学校为田径队的队员提供了最好的食宿、学习、训练条件,使他们不仅能够练好项目,学习上也不会掉队。施一公在校运动会上创下的竞走项目的纪录直到他毕业五年后才被打破。
    1989年,22岁的施一公以第一名的成绩提前一年毕业,他在出色完成生物系课程的同时,还获得了数学系的学士学位。1990年,施一公赴美深造,在全美一流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攻读生物物理学及化学博士学位。回首在清华的体育生涯,施一公说,体育不仅仅只是身体的锻炼,还是对人意志品质的考验和锻炼,这种锻炼让我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都受益匪浅。如今,回国任教的施一公在繁重的科研、教学、行政工作之余,仍不忘体育锻炼,只要有时间,他都会去爬香山,他还加入了清华的马拉松组织,结识了一批忘年交。
    今年已经80岁的原清华大学副校长倪维斗院士是1950年进入清华学习的,他有幸接受了马约翰教授的亲身教诲。倪维斗说,在清华接受的体育教育和锻炼使他终身受益。“记得刚进清华时,马约翰老师就给我们做报告,他说年轻人一定要有精神,一定要接受体育锻炼,‘你们走路要快、说话也要快,我最讨厌年轻学生踱方步,我要骑自行车看见了就从后面撞他!’”马约翰不仅教学生们锻炼,还教会他们健康的生活习惯,倪维斗说,马约翰老师告诉我们,洗澡先用温水洗,最后用凉水激一下,这样不仅对身体有好处,还能锻炼意志。至今,倪维斗都保持和遵循着这个“马约翰洗澡法”。倪维斗骄傲地说,到了80岁这个年龄时,他已经完成了蒋南翔校长提出的““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目标。如今的他身体还是很健康的,这主要受益于在清华体育部所受的锻炼。
    说起在清华参加体育锻炼最难忘的,很多清华校友都会不约而同地说到长跑。清华学生每年秋季都会进行长跑测验,而与大多学校不一样的是,清华学生的长跑距离要更长——男生3000米、女生1500米,几十年来,这个传统一直保持着。近些年来,清华学生一直是参加北京马拉松的生力军,在2005年甚至达到了6800人的峰值。如今,很多毕业的清华学生还一直保持着长跑的习惯。

(蒋亚明)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