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实施体育助教让体教结合走得更远

    说到体教结合,往往更容易想到优质教育资源对体育的支持:将优秀的文化课老师送入体校、为优秀运动员创造更好的学习和升学条件。但任何一项事业的推进,都离不开双方的共同付出与努力,想要实现体教结合的良性发展,让之真正惠及更多学生,就必须实现体育与教育的双向互利。如何通过体育助教,上海在体教结合中率先打开了一扇窗。
 

互赢互利  迈开体教结合第一步


    在上海市徐汇区体育局局长李明毅看来,体育可为教育提供的服务有很多。最简单的就是现在持续推广的“三操两课”。“现在学校体育空间和时间问题都解决了,但是孩子们往往‘一颗球打遍天下’,很难玩到自己喜欢的项目。而这就有我们体育发挥的余地。”
    从去年开始,徐汇区体育局更开始在雨天体育课和学生体质监测上下工夫。考虑到学生雨天上体育课的单调性,体育局开始牵头为全区的学生拍摄、制作体育欣赏课视频。内容涵盖了体育史、各项运动基本特点和知识、如何欣赏各种体育运动及体育的公平竞争精神等等。希望通过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形式,从小培养孩子对体育的理解、认识与兴趣。此外,更积极配合学生体质监测,帮助普通学校制定针对性的体育活动方案。
    一系列举措下来,许多学校的老师、校长,甚至是教育部门负责人都深深感慨道,没想到通过体教结合,体育能为教育做这么多事儿!李明毅说,解决了双方互赢互利的机制,体教结合的第一步就迈开了。

 

体育助教成为体育人共识


    在上海市体育运动学校,从2011年开始,在上海市体育局和教育局的支持下,学校的文化教学工作开始交由上海市北虹中学全权托管。在北虹中学为体校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的同时,上海市体校也利用自身的体育优势进行帮助,义务为北虹中学的部分学生提供男生柔道、女生击剑两个项目的运动体验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北虹的校园体育。
    上海市体育运动学校校长盛茂武说:“最初的想法就是,北虹帮助了我们,我们也希望能有所回馈。对普通学校来说,可能设施、器材,包括专业的教练队伍等方面,没有体校那样的条件,无法为学生开展那么多的体育项目。从这一点出发,我们与北虹中学进行尝试,将我们的优质体育资源、我们的器材设施提供给他们,把我们的教练派到北虹去。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体育内容,也能帮助他们的体育老师提升自身的体育技能。”
    一年多来,上海市体育运动学校坚持每周一次为北虹中学预备班的学生开展柔道、击剑运动体验课,每次一个半小时。盛茂武说,这种方式目前还是试点,体校希望在体育助教上走得更远,比如提供更多项目、更多人数的运动体验,并帮助学校培训体育教师等。

 

优秀教练进校园  一个人带动一所校


    不仅是帮扶学校间的互助互利,为了加深推进体教结合效果,国家体育总局和上海市体育局更积极尝试将优秀的体育教练送入学校,通过“一个教练带动一个学校”的方式,推动学校体育向前发展。
    李国君,是前女排五连冠时的主力国手。现在是国君排球俱乐部的负责人,而她自己,却更愿意称自己为“进才人”。在各级体育部门和当地教育局的支持下,李国君在上海进才中学成立了排球俱乐部,每年招收排球运动员,以此带动学校的排球教学。在进才中学的数年里,李国君起早贪黑,又当教练又当母亲,让排球在进才校园日益闪光。
    谈到这些成绩和发展,校长王从连由衷地说:“这都离不开李国君教练,不仅仅是她明星效应的号召,更是她兢兢业业的付出和长久以来的坚守,深深扎根在我们基层的学校,才让排球在进才花开灿烂。”

(卢  苇  李雪颖)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