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青少年竞技体育学校转变办学模式

    记者近日走进广东省青少年竞技体育学校(下称省体校),旧有大部分的训练场馆重建工作正有条不紊进行。
    1956年创办的省体校,于2003年更名为广东体育职业技术学院附属竞技体校,是建有3个国家级和8个省级单项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目前共有运动项目18个大项48个小项。 50多年以来培养输送了冼东妹、陈小敏、陈燮霞、傅海峰等奥运冠军和江嘉良、孙彩云、董兆致等一大批优秀体育人才,为广东和国家体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广东省政府对青少年后备人才培养非常重视,今年批准把省体校升格为广东省青少年竞技体育学校。广东省体育局也加大了省体校的建设投入力度,除每年划拨专项经费外,还一次性投入1.47亿的建设经费,大力改善办学条件,逐步解决教育资源与经费保障问题。
    校长周北云对记者说,现在省体校与广州、深圳形成了广东青少年后备人才培养基地三足鼎立的良性竞争局面,广州、深圳有良好的硬件设施和人才优势。面对新“体校”的基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和运动员文化教育等诸多工作,怎样改变过去的办学模式,发挥省体校在全省青少年后备人才培养基地的龙头作用,带动全省青少年后备人才培养的发展,是校领导班子面临的首要课题。
    一是科研引领。重点项目组建由教练员、训练部门及科医人员组成的“复合型”团队及教研室,形成联合攻关网络,进行青少年运动员科学选材方法的创新与尝试。在原有的选材和训练指标基础上,将运动员功能性动作质量评价、骨发育程度评价、生理、生化指标分析评价、运动潜能评价等与运动成绩评价综合起来,作为选材的重要参考指标,并在广东省体能中心的指导下,引入国际先进的功能性(FMS)以及SPARQ评价体系,将FMS测试分数14分作为选材的准入门槛。
    二是借助广东省体能中心的智力资源平台,引入美国体能“AP”训练理念,积极开展功能性体能测试评价(FMS)的培训,在省内大力推广美国体能训练理念及方法手段的理论与实践课程。建立青少年运动员功能性体能测试评价制度,逐步改变教练员以往忽视基础训练,重难度、强度和数量、轻功能性训练和动作质量的做法,避免对青少年运动员过早进行单一的专项化训练而导致拔苗助长,保证后备人才的训练和输送质量。
    三是深化“体教结合”,实行新生入学文化考试制度,把文化成绩列为运动员输送的考核内容,把文化教学纳入到教练的考评指标。通过积极与广州思源学校、东莞光明中学共建的形式,吸纳周边优质的教育资源,营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和环境;确保学生每周文化课正课达到25课时。近三年来,该校初三学生中考成绩均达到广州市考生总分均分的60%以上,83%以上的初中毕业生被广东体职院录取。体校依托广东体职院的招生优势,争取到初中后五年制(前三年)学生具备高职及高中双学籍的条件,学生一方面以进入高职继续深造为主,另一方面也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报考本科院校,由于各种原因,在省体校就读的学生也可以回到原所在地的学校继续就读;同时学校计划开设劳动技术、通用技术及职业指导课程,并增设体育艺术运动部,为体操、武术、跳水及重竞技等项目学生运动员转化职业技能,增强就业能力提供平台,让运动员对自身的发展有更多的选择。
    值得一提的是,广东省体育局即将加大资金的投入,在国内外高薪招聘各路精英教练师资,促进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省体育局局长杨迺军说,“省体校要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目前最重要的是‘招兵买马’,引进一批优秀的教练员和文化课教师,有了好的师资才能够培养出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带动全省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发展。”

(黄心豪  吴钰成)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