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地气凝人气北京探索推进体育社团实体化

    12月18日,一项名为“全民健身中式台球大联欢暨中国中式台球锦标赛”的台球赛事,在北京的房山如火如荼进行,这项比赛将产生首个中国中式台球全国锦标赛冠军,对中国中式台球的普及与推广有着深远意义。北京市体育总会和北京市台球协会联合中国台球协会,作为核心主办和承办单位创办了这项赛事。
    这仅仅是北京市推进体育社团实体化上进行有效探索所获得的成效之一。
    近年来,在北京市体育局、北京市体育总会的扶持下,北京众多群众体育社团组织,增章建制,实体运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专业特长和民间特色得到充分展示,接地气、凝人气、筑底气,成为2008年奥运会后,北京打造国际体育中心城市、丰富群众业余生活、提高百姓身体素质的生力军。


小角色  大作用


    北京市体育总会下属共有81个项目协会,大的协会打理日常事务的不过十来人,小的协会也就两三人。但正是这些看着不起眼的小角色,在实体化的鼓励和支持下,无论是在群众健身活动的开展,还是群体项目品牌活动的打造上,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他们主、承办的北京门头沟国际山地纵走大会、北京国际自行车骑游大会、北京国际体育舞蹈中国公开赛、北京国际太极拳交流大会、北京国际数独大奖赛、卢沟桥醒狮越野跑、北京世界华人篮球赛和北京市体育大会等活动都已成为北京各区县百姓最喜欢参与的体育品牌健身活动,每年都吸引上百万人次的市民参与,一些活动甚至已成为北京市全民健身的品牌项目。
    北京国际山地徒步大会是一项集国际性、群众性、融合性、专业性为一体的体育盛会,大会设置了7条各具特色的徒步路线,吸引了近30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0名参赛者共同体验。徒步大会是目前国内路线最丰富的徒步活动,也是沿途历史文化名胜最多、沿途风景最为优美的徒步活动。
    北京国际自行车骑游大会是一项融体育、旅游、休闲、健身于一体的低碳环保活动。吸引了来自英国、法国、德国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及河北、山西、内蒙古、天津等20多个省市区的5000余名自行车骑游高手和自行车骑游爱好者参加。 
    北京国际体育舞蹈公开赛吸引了来自40个国家和地区的133对专业选手和近500余对国内选手报名参赛,各路舞林高手用潇洒飘逸,热情奔放,动感炫目的舞姿为北京市体育舞蹈爱好者上演了一场视听盛宴。


社团实体化   动力很强劲


    以往北京的一些体育项目协会常常是一群热心的项目爱好者,利用业余时间,找点经费物资,做些比赛活动。而这样的旧有模式,已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北京市体育局通过研究和不断的探索后,得出这样的体会——体育社团只有走实体化的发展道路,才能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才能发挥在社会工作中应有的作用。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这项工作从而被列为北京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政府职能转变、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的需要,也是《北京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2015年)》目标任务之一。
    2010至2011年,经申报、审核后,北京市体育局批准,确定桥牌、网球、棋类、台球、跆拳道、职工、篮球、汽摩、健美操体育舞蹈、马术、钓鱼、拳击、龙舟、自行车、毽绳、水上运动、体育休闲产业等17个体育社团为两批体育社团实体化工作试点协会,并拨付每个协会30-50万元,共计750万元的实体化引导资金,在引导资金的帮扶下,试点协会相继组建经营实体、创建品牌赛事、建立培训基地,探索出了多种社团实体化发展的道路,为今后继续推进该项工作奠定了基础。


探索发展模式  拓宽发展道路
 

    体育社团实体化工作是新时期协会发展的新机遇、新课题。北京市体育局副局长李丽莉认为,社会转型过程中,政府部门在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社会活动管理和公共服务等方面需要社团组织进行有益补充,通过体育社团实体化发展,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积极参与体育项目的管理和实施,广泛搭建全民健身活动平台,多角度、多途径吸纳社会资源,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促进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北京市体育总会秘书长张朝晖也表示,体育社团实体化工作还需进一步探索发展模式、拓宽发展道路。要促进社会化建设、加强规范化管理、推动规模化发展、实现市场化运营;要加强基础建设,做到有明确的发展目标、有固定的办公地点、有懂业务的专职人员、有充足的活动经费、有丰富的比赛活动、有广泛的群众参与;要通过打造品牌赛事活动,创建活动基地,开发自主知识产权产品、谋求长期合作伙伴和建立宣传平台等多种途径形成社团实体化的支撑。

张旭光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