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毽协秘书长畅谈毽球运动现状与未来
自1987年9月中国毽球协会成立以后,毽球运动迅速在我国工厂、学校和机关事业单位当中开展起来。2012年,包括全国农民运动会和大学生运动会中都有毽球项目。日前,就我国毽球运动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情况,记者专访了中国毽球协会秘书长魏勇。
魏勇说,2012年,中国毽球协会在总局社体中心领导下,立足项目长远发展,围绕基础建设、赛事、培训、普及推广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在去年初召开的中国毽球协会工作会议上,贵州省惠水县被授予“全国毽球运动示范县”称号,会议还对毽球器材、服装等进行了研讨。2011年,协会制定了全国毽球竞赛球网、球架等器材标准,并认定了全国毽球比赛器材,并且推出了毽球裁判员服装及等级标志,从而提升了项目形象。去年,协会印发《全国毽球之城(乡、镇)命名办法》,并根据申请授予广州市“全国毽球示范市”、广东省小榄镇“全国毽球之乡”、广州市番禺区化龙中学等6所学校“中国毽球运动传统校”称号。
去年,中国毽球运动开展得红红火火,全年共组织竞赛活动10项,这其中包括了全国农民运动会和大学生运动会毽球比赛、花毽比赛,国际那达慕大会毽球比赛,配合教育部、团中央组织的全国青少年阳光体育节踢毽比赛,协会还首次组织覆盖各个年龄段的全国少儿毽球赛。首次组织的全国花毽锦标赛虽然竞技水平有限,但对于摸清全国花毽情况,促进项目规范发展十分有利。
魏勇介绍,去年协会组织毽球、花毽教练员、裁判员培训班各一期。毽球培训班有70人参加,24人通过审批,申报国家级称号;花毽是规则推出后组织的首次培训,共40余人参加。值得一提的是,去年首次组织的“毽球西部行”活动,由中心毽球体彩公益金和深圳毽球协会共同出资,派队伍赴宁夏和新疆推广毽球。在协会努力下,宁夏总工会、教育厅学生体协、体育总会联合发文,来自宁夏全区的120余名体育教师、工会干部参加了培训。培训期间,毽球队还到宁夏第十五中学和宁夏一中进行了毽球教学、互动、表演并为他们赠送了器材,近千名学生参加了互动。
在新疆,毽球队赴乌鲁木齐铁路局和昌吉回族自治州进行了推广活动。恰逢教育部举办的全疆对口支援农村学校体育教师培训班在昌吉回族自治州举行,在协会协调下,培训班专门安排半天毽球课程,为来自全疆的100余名体育教师进行了毽球课程培训,并赠送了毽球教材、规则、教学光盘、毽球鞋及器材等,请他们回去开设毽球课程。此外,毽球队还分别到乌鲁木齐第70中学、第59小学进行了展示培训。
在对外交流上,协会派队参加了法国毽球公开赛,进一步加强了同欧洲国家的联系与友谊,指导欧洲国家提高毽球技战术水平。在筹备第七届世界毽球锦标赛及代表大会的工作上,秘书处也一直与承办单位越南毽球协会积极沟通,落实了场地、宾馆、会场、交通、餐饮等,并确定开闭幕式等活动的流程。
魏勇说,在协会的推动下,很多部委,包括财政部、教育部及地方政府、院校等都认识到毽球的好处,给了很大支持。虽然毽球项目的好处更是得到了社会和学校的认可,但在体育系统内部,得到的支持却非常有限。
2013年,中国毽球协会首要工作是做好第七届世界毽球锦标赛及代表大会的筹备、组织工作,积极协调承办单位和会员单位,确保活动圆满举行,努力扩大国际毽球联合会影响力,巩固中国的主席国地位。魏勇表示,协会将做好亚洲区域合作专项资金的使用工作,出访和来访相结合,早做计划,尽早联系落实,按财务规定使用,确保资金发挥效果。同时,中国毽球协会换届工作也将进行,此次换届将合理设置岗位,让更多支持毽球的人进入协会,合理调配,发挥专业技术人才作用,完善协会规章制度,明确工作机制。他还透露,将继续组织旨在平衡毽球项目区域发展的毽球西部行活动。
(蒋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