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救生协会服务民生保障群众游泳安全

    游泳救生工作是国家体育总局游泳运动管理中心长期服务民生、保障群众游泳安全的一项重要工作。自1999年开始,中心就成立了中国救生协会筹备委员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救生员培训和竞赛活动,到2005年中国救生协会正式成立时,已在全国建立了20多个省级培训中心,为广大游泳场所培养了上万名合格的游泳救生员。
    2012年12月,中国救生协会分别在北京、上海举办了两次“游泳救生员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活动”。活动开始前,本着自愿参与原则,协会在各举办地区共招募了28名具有游泳救生员资质的游泳救生员,进行为期一天的培训工作,培训邀请了当地志愿服务机构人员进行志愿知识讲座,邀请当地游泳救生专家作为游泳救生员服务活动小组组长,对游泳救生服务活动进行技能知识培训和活动分工。
    在为期一天的“弘扬志愿服务,倡导安全游泳健身”主题志愿服务活动中,共500多名群众报名参加活动(北京、上海各200多人),加上当天泳客的积极参与,累计共1000余人参与。活动当天,志愿者们分组安排了心肺复苏、水中赴救、颈托等游泳救生基本实操技能内容,向群众讲解和体验,并讲解游泳时遇到抽筋、呛水等情况的自救方法。志愿者通过示范传授安全的游泳健身方式,普及了自救、施救、互救方法等多项内容。志愿服务活动在比赛期间举办,志愿者还为观众们介绍了游泳救生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北京水立方,协会还专门在观众入口处设立展示台,与游客交流互动,宣传游泳救生。
    活动期间,协会邀请多家媒体进行宣传报道,并为媒体工作者进行介绍讲解,充分利用比赛的资源加大宣传,倡导安全游泳、快乐健身,积极参与公益活动的理念。在北京活动期间,还与新浪公益合作进行现场微博直播。
    一年来,首次举办的此类活动受到各地积极响应,受到参与者的一致好评,为北京和上海初步建立了游泳救生志愿者服务队伍。但如何更好发展,让更多人群加入游泳救生志愿者队伍中,开展更多的志愿服务活动是中国救生协会需要继续思考的问题。
    今年,协会将编写并实施《中国救生协会志愿者管理办法》,利用行业资源优势,发挥各省市能动性,开展公益性游泳救生员志愿者培训工作,建立志愿者队伍,初步形成游泳救生员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长效化制度基础。在第十五届全国救生锦标赛期间,将继续开展“游泳救生员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活动”。协会也将积极推动各省市开展游泳救生员志愿服务活动,在比赛活动期间组织救生员志愿者进行安全保障,并对观众宣传救生基本知识。

(蒋亚明)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