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体育人才服务中心引领示范展示成果

    2013年全国体育系统先进表彰大会日前在沈阳召开,会上对全国体育系统的70个先进集体、45名先进工作者进行了表彰。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了全国体育系统先进集体、单位、个人代表。
    河北省体育人才服务中心作为全国体育系统的人事人才服务单位,荣获“全国体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中心在运动员职业指导、职业培训、就业推荐等方面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做了大量工作,为体育人事人才、运动员职业转型和体育职鉴工作做出表率。
    河北省体育人才服务中心成立于1994年,几年来,中心以“促进运动员职业发展”为核心,以运动员保障、体育职业技能鉴定为重点,认真谋划、开拓进取,取得了突出成绩。

运动员保障走在全国前列

    众所周知,运动员保障和退役安置工作是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运动员队伍的稳定和新老交替,关系到竞技体育事业的持续发展,而其中大部分工作由各级体育人才服务部门承担。多年来,河北通过自身努力,这项工作一直走在全国前列。
    据了解,河北是目前运动员保障工作中体系最全、效果也相对好的省份之一。在许多省市退役运动员安置严重不足的形势下,河北省一直渠道畅通,没有积压,并在运动员的满意度上独树一帜。究其原因,整合资源、与社会接轨、构建保障体系不能不说是河北的三大“法宝”。特别是在为运动员提供职业指导、职业培训、就业推荐等直接有效的帮助方面,成效十分显著。为此,河北省体育人才服务中心不仅多次在全国做典型发言,总局领导也给予了高度评价。

工作室提升专业化水平

    为了让运动员的就业安置工作面向市场,河北省率先实现了行业人才与社会人才市场的接轨。早在1998年,河北体育人才服务中心就与人才市场展开合作,创造性地开办了河北人才中心办事处和人才市场分市场,到目前仍是全国唯一。在这里,每年约有120名河北退役运动员接受相关服务,足不出户便可得到就业推荐、人事档案、户口代理业务等一站式的再就业帮助。
    同时,为了提升就业安置工作的专业化水平,河北省还于2011年率先成立了“运动员职业指导工作室”。利用工作室整合社会专业的职业指导人才资源,为运动员提供就业就学信息咨询、就业指导、职业测评、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推荐、创业帮扶等一系列更科学有效的就业帮助,有效地化解了运动员在职业转换中的实际问题。

丰富体育人才供求信息

    接轨之余,中心也深知运动员再就业离不开技能提升。为此,河北从2010年起就启动了运动员转换培训工作,并开设了“运动员职业转换培训基地”,成为国内较早开展这项工作的省市之一。目前,河北每年都会举办运动员综合职业素质培训1至2期、专项职业技能培训班近10期,极大地提升了运动员的就业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也有效地激发了运动员训练比赛的积极性。
    此外,中心还积极探索运动员就业服务信息平台的开发,承办了国家“体育职业信息网”。如今,该网站已运行3年多,开通了20个省市的站点,在线招聘单位近6000多家,招聘职位2万多个。其体育类职位信息量,在全国各类招聘网站中都是最多、最全和最新的。

积极开展职业技能鉴定

    与此同时,中心的另一项重点工作——全省体育行业职业技能鉴定,也进行得如火如荼。作为全国首批启动的七个试点省市之一,发挥了较好的试点引路作用,并在2009年被评为“优秀单位”。
    为了进一步提升职鉴工作的社会认知度和认可度,中心在做好基础性工作的同时,还特别深入一线调研。通过与健身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座谈,与健身指导员、救助人员交流等方式,使他们对体育职业技能鉴定从抵触到认知,再到认可。目前,在河北省的大型健身场馆中,已有80%以上的教练报名参加了国家职业资格考试认证,并取得了资格证书,在业内起到了很好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此外,中心还多次承担总局的课题任务,在科研中不断促进自身职鉴工作水平质量的提升,也让河北省的职鉴工作始终保持着领先地位。

(卢苇)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