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蓓:让体育成为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沃土

    体育是教育的重要形式,体育中的育人功能是体育和教育的最佳结合点,无论是广大学生的健康促进,还是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教结合都是最佳的路径选择。基于对体育育人功能的共识,上海体育和教育部门积极贯彻、落实上海市委市政府2012年出台的《关于深化本市体教结合工作的意见》,围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强调体育中的育人功能,打破藩篱,发挥各自优势,精心培育体教结合沃土,将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放在首位,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条件。
    近年来,上海体、教双方共同营造青少年体育氛围,不断优化体育课程,实施优秀教练员、运动员进校园工程,培训体育教师,推进课余训练大中小学“一条龙”体系建设,丰富课外锻炼内容,在业余训练和文化教育等方面打造青少年学生和青少年运动员的共享平台,上海市青少年体育呈现蓬勃发展的好势头。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为青少年体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新的一年,上海青少年体育将努力实现三个转变:即从办体育到管体育的转变,从“管脚下”到“管天下”的转变,从管理到治理的转变。并将从三个方面积极推进:
    一是加强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要推进青少年体育工作政府职能转变,努力整合各方资源,积极构建政府主导、部门协调、社会参与的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营造全社会关心青少年体育健身的良好氛围,着力解决好青少年体育场地、健身组织、健身指导三大瓶颈问题。积极推进公共体育场馆向青少年公益性开放,加强向青少年开放的信息管理,开展以兴趣培养、普及推广为目的的青少年体育培训、竞赛等活动。进一步推进学校体育场地向社会开放工作,加强对学校体育场地开放的日常监督与检查。加强青少年体育健身组织建设,规范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行业管理,发挥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在开展课外体育活动中的积极作用。加强青少年健身指导队伍建设,创新开展青少年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
    二是加强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体系建设。强化“讲理想、有文化、少伤病、多成才”理念,推进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转型,拓宽业余训练渠道,开门办体校。注重效益,抓好训练管理,进一步提升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实力。强化培训,进一步提高教练员和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注重创新,稳步推进竞赛改革,将第15届上海市运会办成青少年体育的盛会。
    三是积极推动学校体育。配合教育部门体育课程改革,做好体育教师专项技能培训、专业教练进校园,开展体育活动项目配送;贯彻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新近发布的《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管理办法》,协同市教委开展“大学、中学运动项目布局与建设规划”研究,扩大项目布局,重新布局命名一批体育传统校,强化“一条龙”项目学校建设。
    青少年体魄强健是实现中国梦的根基,青少年体育是中国体育从体育大国迈向体育强国的希望,让全社会都来关心青少年体育,让体育成为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沃土。

(上海市体育局副局长  郭蓓)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